全產業鏈艦船及海洋工程研發制造巨頭中國重工8月31日披露半年報。受船舶行業深度調整及部分承接產品訂單未達到結算期影響,公司上半年業績有所下滑。目前公司因重大事項停牌3個月有余。業界預計,公司此次極有可能收購為海軍航母編隊提供建造以及后續配套服務的資產,這將大幅提高公司軍品業務比重,極大改善公司業務結構和利潤構成。
有望注入總裝業務
中國重工因重大事項已停牌3個多月,近期公告擬非公開發行收購控股股東旗下軍工重大裝備總裝業務資產。
業內分析人士稱,此次收購的極有可能是為海軍航母編隊提供建造以及后續配套服務的資產,將大幅提高公司軍品業務比重,極大改善公司業務結構和利潤構成。
事實上,此次資產注入是中國重工成立以來第四次資本運作。2009年公司上市, 2011年公司成功完成重大資產重組,2012年公司完成再融資收購軍工資產。本次擬注入重大軍工裝備總裝業務,中國重工將實現重大轉變,成為中國資本市場最大軍工藍籌上市公司,將開創中國軍品總裝業務進入資本市場的先河。
海洋經濟訂單大幅增長
中國重工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51.14億元,同比下降13.9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56億元,同比下降43.4%。
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中國重工穩步推進產業結構調整,降低對民船業務的依賴,加快海洋經濟等新興產業的發展。目前公司產業結構調整已見成效,上半年海洋經濟產業訂單金額增長迅猛,隨著下半年的產品結算,主要財務指標有望逐步好轉。
從今年1-6月新增訂單結構來看,公司共承接各類訂單421.5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2.7%。其中,海洋經濟產業承接訂單210.07億元,同比增長753%;能源交通裝備及科技產業承接訂單82.39億元,以上兩項占公司上半年承接訂單總額比重達69.4%,結構持續優化。
截至6月底,公司手持訂單719.68億元,其中海洋經濟產業手持訂單金額334.21 億元,同比增長127.2%;能源交通裝備及科技產業手持訂單金額97.40億元,以上兩項占公司手持訂單總額比重達60.0%,而去年為35.9%,公司手持訂單結構發生根本性轉變。未來,公司對民船業務的依賴度將逐漸減弱,公司產業結構將持續優化。
根據《船舶工業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實施方案(2013-2015年)》,海洋工程裝備主要產品國際市場占有率達到20%,支持海上行政執法船舶、公務船舶制造。
東方證券分析師認為,海工裝備、節能、環保型船舶、特種船等是未來船舶工業發展方向。而中國重工在海洋產業經濟提前布局,強勢開拓,結構轉型和產業優化均走在行業前端,并與此次政策高度契合,有望成為最大受益者。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