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掏出田里的泥土和石粉對比
雨天采石場水土流失嚴重
9月1日,家住陵水縣光坡鎮新嶺村的村民從陵水給商報記者傳來數張照片,從照片中可以看出,這個地方存在多家采石場作業,污染了附近的農田,對當地生態造成了極大破壞。村民在電話中告訴記者,這些采石場的存在長達數年,每次下雨從采石場沖刷的泥漿已基本將農田毀壞,村民們現在可以說是無田可種。記者調查發現情況屬實,且現場有采石場正在作業。當記者把該問題反映給國土部門并呼吁對方到現場查處時,國土部門卻玩起了“躲貓貓”。
村民反映
采石場粉塵毀壞生態
記者從村民拍攝的照片上看到,在光坡鎮新嶺村的大片田地里長滿野草,部分田地旁還有水溝,水溝內有大量淤泥,農田附近有多處被開挖,另外還有多處石場工作的痕跡。照片拍攝當天正值下雨,相片中的石場,有很多機器正在作業,山體被開采的一面已完全沒有植被,在大雨沖刷下,泥漿順著小路一直往地勢低的地方流去。
村民告訴記者,就是這些石場在作業過程中留下的粉塵狀的石粉,遇水變成泥漿沖到了田地里。
9月2日上午11時,記者來到陵水縣光坡鎮新嶺村委會北吉里村。順著一條正在鋪設的村道一路往依山而建的山莊高處走去,記者發現在路的左側多處可見山體被炸開的痕跡,被開采完畢的山體沒有任何植被覆蓋,赤裸裸地在太陽下面暴曬。
記者順著村道一路向里面走去,發現不時有卡車在作業,拖著打碎的石材開出村外,整條道路泥塵漫天飛。記者根據村民拍攝的照片,找到緊挨著一家叫做駿景(音)石場的水田,但記者發現除了長滿雜草外,田地并無異樣。
記者調查
三十多畝良田變廢田
隨后,光坡鎮新嶺村的村民趕到現場告訴記者,晴天出太陽的時候看不出什么,因為石粉全部沉淀到田地的水底。隨后,一名村民挽起褲腿走進田中,用手在田地下面掏了掏,抓出一把灰色狀黏糊糊的淤泥。記者拿手指捻干,發現這些灰色淤泥,不是正常土壤,是石場碎石產生的粉末遇水后的混合物。
一村民對記者說,這里有三十多畝良田,以前全部種植的稻谷和瓜菜,自從采石場搬來后,又處在高處作業,每遇到下雨,雨水就帶著石粉往田地里沖。
“剛開始的一年田地還能種一點菜,到了第二年基本就什么都不能種了。”村民告訴記者,這附近的幾家采石場都是大約6年前開始作業的,當村民發現采石場對農田有很大影響時,已經來不及了,現在農田里被污染的淤泥最少有40公分厚。
新嶺村的村民說,田地在沒有被污染前,他們一年能種植兩季水稻,每季每畝收益在1000元左右,冬天還能種植一些冬季瓜菜,每年每畝能收益6000元左右,一年下來每畝田收益在8000至10000元左右。“現在田地被毀壞不能種了,我們也去找采石場協商過。”村民說,他們分別跟兩個采石場都簽過賠償協議,當時一次性賠償了五年,但是現在五年過去了,采石場方面卻再也不主動提賠償的事情了。
國土部門
請示后才到現場執法
當日下午2時30分,記者來到陵水縣國土局,發現整個國土局僅一人上班,當記者表明來意問及工作人員該如何處理時,工作人讓記者去找國土局黨委書記符書記。記者又在該局門口致電給符書記,符書記在電話中表示,此事屬分管副局長艾副局長管理,讓記者聯系艾副局長。記者聯系上艾副局長時,他又讓記者到國土局找一名豐姓工作人員。
下午3時,記者再次返回國土局辦公室,發現多了幾名工作人員上班,其中礦管科科員豐帆得知相關情況后,表示愿意同記者一塊去進行查處,并在下樓期間透露,這兩個采石場的相關證件已被吊銷兩年。當記者問及去采石場執法人員為何只有一人時,該工作人員仿佛如夢初醒,表示要回去再找一名工作人員一同前往。
記者在國土局樓下等待十多分鐘,仍不見工作人員豐帆下樓,于是再次返回國土局辦公室,發現豐帆正和一名戴眼鏡的工作人員商談。當記者詢問為何遲遲不下樓時,這名戴眼鏡的工作人員表示,執法需要準備相關設備,讓記者再等一等。記者再次等待十多分鐘后,豐帆卻告訴記者,已請示過該局艾副局長,艾副局長稱關于采石場問題,需要記者前往陵水縣政府請示相關部門后,才能夠到采石場進行查處。
最后,記者再次聯系上國土局艾副局長,他表示請記者先看相關資料。記者通過艾副局長提供的文件看到,位于新嶺村委會北吉里村的這兩個采石場已全部被吊銷開采證件,一個已經由陵水縣政府批準進行整治,要求采石場將原本破壞的地方修成臺階種上植被,同時可以將修臺階打出的石料出售,沖抵恢復性工程工程款,另外一家叫做駿景石場的還沒有批復相關文件,現在處于停工狀態。“我們都有合法程序,是按照步驟來的。”艾副局長對記者說。最后在記者的要求下,艾副局長才允許工作人員與記者前往采石場。
采石場
愿和村民再次協商賠償
國土部門工作人員和記者來到其中一間采石場后,石場負責人了解情況后表示,村民已經在下午來采石場反映問題,石場方面已經正面回復了村民。“這些村民三年前到采石場來要求賠償的,當時一次性簽訂了五年的賠償協議。”采石場負責人說,協議的有效期應該到兩年后,但是村民現在反悔了,要求采石場從取得證照當天開始算賠償計算賠償金額。
記者在這個采石場看到,四周山坡上已經開始由石場工作人員修葺臺階,并開始種植草木進行恢復性開采。石場負責人也表示,因為受到污染的農田不僅屬于單一農戶,賠償的事情他們一直是和新嶺村村委會進行協商的,但是目前新嶺村村委會領導正出差在外,屆時將會再次協商賠償相關事宜。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