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的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3—2014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在金磚國家中,中國的競爭力最強(第29位,與上一年度持平),領先于南非(第53位)、巴西(第56位)、印度(第60位)和俄羅斯(第64位)。印度與中國之間的競爭力差距從2006年的8位擴大到了目前的31位。
????躋身前30位是很大成就
????中央黨校世界經濟研究室主任陳江生教授對記者說,過去幾年,印度與中國之間差距逐漸拉大的主要原因是,從1991年到2007年,印度經濟一直發展不錯,但2007年世界經濟危機對其沖擊很大,“此后它一直沒有緩過勁來”,而中國從2007年至今,雖然經歷了一些曲折,但總體而言,發展勢頭一直良好。
????“中國仍然表現優秀,勝過大部分其他規模較大的新興經濟體。考慮到發展階段,中國如此大規模的經濟體排名躋身前30位是一項很大的成就。”負責該報告亞洲部分的蒂埃里·蓋格說。但這位經濟學家同時指出,中國需要在高等教育、市場效率和技術應用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以維持并提高自身競爭力。他特別強調了市場效率,認為中國需要發展私營部門,為中小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并讓這些企業更容易得到信貸。
????自1979年以來,世界經濟論壇每年發布一份全球競爭力報告,報告的競爭力排名基于2004年引入的全球競爭力指數,該指數由制度、基礎設施、宏觀經濟環境、商品市場效率等12個類別的指標組成。2011年10月,該機構宣布調整競爭力評價方式,引入可持續發展因素,將“可持續發展競爭力指數”作為競爭力排名的重要衡量標準。
????創新能力替代“發達”與否
????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強調了創新的重要作用。他表示,今后“發達”和“欠發達”國家之間的傳統界限將逐步消失,報告里也會更多使用類似“創新豐富”和“創新貧乏”的標準來區分。
????在提及用創新能力替代“發達”、“欠發達”等國家之間的傳統界限時,克勞斯·施瓦布認為,就一個經濟體能夠在未來實現繁榮而言,創新變得愈發關鍵。他同時敦促商界、政府和公民社會的領導者通力合作,營造能夠推動創新的教育體系和環境。
????在今年這份覆蓋全球148個經濟體的報告中,瑞士繼續位列榜首,新加坡和芬蘭緊隨其后。德國的排名上升兩個位次,位居第四,美國扭轉了連續四年下滑的趨勢,上升了兩位,排名第五。瑞典(第6位)、荷蘭(第8位)和英國(第10位)的排名都有所下降。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分別排在第7位和第12位,日本和韓國分列第9位和第25位。
????對于瑞士、新加坡、芬蘭這些小國位居全球競爭力排行榜前列,而美國和德國等國排在它們后面,陳江生說:“這不難理解。因為世界經濟論壇的全球競爭力報告不是以經濟總量來衡量的,而是以政府效率、市場環境、創新活力、反腐敗情況等指標衡量,一些小國在這些方面有優勢。”
????亞洲國家兩極分化嚴重
????報告同時顯示,亞洲國家“兩極分化”的情況比較嚴重,因為全球競爭力最薄弱的一些經濟體位于亞洲,包括孟加拉國(第110位)、尼泊爾(第117位)和巴基斯坦(第133位)。其中,巴基斯坦的排名已經連續三年下滑。而不丹(第109位)、老撾(第81位)和緬甸(第139位)則是第一次被納入該指數。
????通過這份《全球競爭力報告》,有分析人士認為,全球經濟形勢與一年前相比已發生了改變。一年前,大多數全球和區域經濟政策的特點是“救火”、“消災”,而更多國家現在卻迫切需要對本國經濟實施大刀闊斧的結構性改革。
????報告顯示,由于要努力解決公共債務問題并避免歐元區解體,歐洲未能充分關注影響其競爭力的深層次問題。西班牙(第35位)、意大利(第49位)、葡萄牙(第51位)和希臘(第91位)等南歐經濟體都需要解決其市場運行效率低下的問題,繼續推動創新并擴大融資渠道,從而縮小歐洲各國之間的競爭力差距。對于一些歐洲國家的糟糕表現,陳江生說,歐債危機對它們影響比較大,使得它們的一些指標“比較難看”。
????盡管拉丁美洲的經濟在前些年實現了強勁增長,但是由于生產效率低下,該地區競爭力依然薄弱,排名結果也顯示拉丁美洲的整體競爭力裹足不前。智利(第34位)依然是該地區競爭力最強的國家,領先于巴拿馬(第40位)、哥斯達黎加(第54位)和墨西哥(第55位),上述三個國家的排名相對都比較穩定。記者劉宇鑫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