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火星發現生命起源元素,生命種子隨隕石降落地球。在火星隕石的研究中發現,早期火星上存在硼元素是生命分子啟動的關鍵因素。某一時期的地球幾乎被液態水覆蓋,阻止了一定濃度的硼形成,該物質只發現在一些非常干燥的地方,由此科學家認為早期地球上不具備啟動生命進程的條件,反而在濕潤的火星更具有這樣的潛力。
外媒稱科學家在火星發現人類生命起源元素
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發現太陽系生命可能起源于火星,這顆紅色的星球或許是生命的誕生地。科學家對火星上分布的鉬礦物質調查顯示,其與生命的起源存在關鍵性的聯系,該物質在遠古時期出現在火星表面上,而不是地球上,通過火星隕石的研究也進一步暗示地球生命或來源于火星。地球化學教師史蒂文·本納認為這項新的調查發現表明地球上所有的生命或許起源于火星這顆紅色星球,而攜帶生命的種子通過火星隕石降落在地球上,當地球進入適合生命居住的環境時,這些生命種子便開始復蘇,并演化成今天的人類。
在一年一度的哥德斯密特大會上史蒂文·本納教授揭示了鉬元素的氧化物如何在行星化學演化史上存在,它與生命的起源存在聯系,該會議由歐洲地球化學協會和地球化學學會組織舉辦。史蒂文·本納教授認為鉬氧化物礦產是一種催化劑,有助于有機分子演化成第一個“生命結構”,只有當其被高度氧化時,可進一步作用于早期的有機分子,使后者完成最重要的一次“飛躍”,形成有生命的結構。在三十多億年前的火星上可存在這樣的物質,地球上的環境無法滿足鉬氧化物礦物額存在,因為地球上氧氣很少,無法將其氧化,但是火星可以,那時候的火星具有適合生命存在的環境,比如液態水。好奇號的調查已經發現遠古火星是個濕潤環境,科學家認為這些證據可指向太陽系生命的起源。
在生命起源的研究中,科學家提出了一個“焦油悖論”,該理論認為早期生命物質都是由有機體組成的,在外部能量源的作用下,有機體并不會向生命分子方向演化,反而會變成焦油類物質。此外,火星隕石的研究還發現,早期火星上存在硼元素是生命分子啟動的關鍵因素,由此引發了第二個悖論,即某一時期的地球幾乎被液態水覆蓋,阻止了一定濃度的硼形成,該物質只發現在一些非常干燥的地方,比如死亡谷,由此科學家認為早期地球上不具備啟動生命進程的條件,反而在濕潤的火星更具有這樣的潛力。
與此同時,科學家在地球上發現了火星隕石比之前認為的要年輕很多,這意味著火星上仍然在活躍的地質活動,加拿大安大略省皇家博物館的火星隕石樣本可追溯到2億年前的火星熔巖流,但也有研究稱一些火星巖石年齡或達到40億歲。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