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生是在報紙上得到孫女的消息的。“當時我看到報紙,江寧樂某家的兩個孩子被餓死了,我就知道,肯定是她!”樂生說,報紙雖然沒有點出樂燕的全名,但一看她的住址,還有姓,他就知道,這一次孫女惹上大禍了。而這時,距離這祖孫倆的最后一次見面,已經有一年多了。
樂燕是樂生二兒子樂東(化名)的女兒。就像樂燕的兩個女兒是非婚生子女一樣,樂燕自己,也是非婚生子女。樂燕出生后,并沒有待在樂家,而是被她的媽媽,抱到了江寧祿口的老家農村,由樂燕的外婆撫養(yǎng)。
說起這一點,樂生有點傷感,“這孩子,從生下來,父母就沒怎么管她。”樂生說,樂燕的外婆是個農村老太太,年紀又大了,根本帶不了樂燕。樂燕四歲時,她媽媽劉琴把她抱到了樂家。“劉琴知道我住在哪里。敲開我的門,連板凳都沒坐,把樂燕放在地上,對我說:‘以后這孩子就你們養(yǎng)了!’”說完,劉琴就走了,從此,樂家再也沒見過她,而樂燕幾乎也再沒見過媽媽。
她的不幸
“如果將來有一天,她出獄了,還能回你的家嗎?”記者問。樂生又搖了搖頭,“回不來了,沒有地方了。”樂生說,“現在這個家里,哪有容她的地方呢?”
從小沒有父母的愛
其實,當時樂生的居住條件也并不好。家里只有57平方米,老兩口跟大兒子住在一起,大兒子也已經結婚了。家里沒有多余的房間,為此樂生想了一個辦法,他在客廳里支一張簡易床,晚上把床放下來。
剛到爺爺家,樂生就感覺到了這個孫女的不一樣。“別的孩子都會想爸爸媽媽,她啥也不想。”樂生說,不見了媽媽,樂燕不哭不吵,該吃就吃,該玩就玩。樂東也定期來看父親,看到樂東,樂燕心情好的時候,會喊他“爸爸”,如果心情不好,就會假裝什么也沒看見。在爺爺樂生看來,現在樂燕出這種事,跟她小時候的遭遇不無關系,“她自小就沒有享受到這種愛,長大了,怎么會懂得去愛自己的孩子?”樂生說。
一個“多余”的人
到了爺爺家后,樂生發(fā)現,這個孫女沒有戶口,他到派出所去登記戶口,卻被拒絕了。因為他拿不出任何關于這個孩子的證明材料。“連出生證明都被她爸爸丟了。”樂生說,就像這個孩子沒有來到這個世界一樣,找不到她在這個世界存在過的任何痕跡。辦不了戶口,上學成了問題。后來,在社區(qū)的幫助下,樂燕10歲那年,終于上了小學,開始讀1年級。“她上學后,成了同學們的嘲笑對象。”樂生說,因為樂燕本來個子就高,年齡又大,她坐在最后一排,跟其他的學生根本合不來。成績很差,讀到二年級,她就不愿意上學了。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