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習近平主席在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于凱攝
青年是人民友誼的生力軍。青年人情趣相近、意氣相投,最談得來,最容易結下純真的友誼。這里,我想起了中哈兩國人民交往的兩個感人故事。
第一個是,上世紀50年代初,一位在新疆工作的中國小伙兒認識了在當地醫院工作的美麗姑娘瓦蓮金娜,兩人真心相愛并結婚生子。后來,由于政治局勢等方面的原因,瓦蓮金娜回國了,當時他們的兒子才6歲。這個孩子長大后,不斷尋找自己的母親,想盡了各種辦法,始終沒有音訊。2009年,兒子終于找到了自己的母親瓦蓮金娜,他的母親就住在阿拉木圖。這一年,兒子61歲,瓦蓮金娜80歲。后來,兒子來到阿拉木圖看望母親,還把母親接到中國旅游。這遲到了半個世紀的幸福,是中哈人民友好的有力見證。
第二個是,RH陰性血型在中國屬于十分稀有的血型,被稱為“熊貓血”。這種血型的病人很難找到血源。哈薩克斯坦留學生魯斯蘭正是這種血型。在海南大學讀書期間,魯斯蘭自2009年起參加無償獻血,每年兩次,為一些中國病人解除病痛作出了貢獻。當中國朋友稱贊魯斯蘭時,魯斯蘭說:“我覺得應該幫助別人,獻血是我應該做的?!?/p>
這兩個感人故事,只是中哈兩國人民友好交往史詩中的兩個片斷,但充分說明了我們兩國人民是心心相映、親如手足的。
我相信,包括在座各位同學在內的中哈兩國青年,一定會成為中哈友誼的使者,為中哈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發展貢獻青春和力量。
中哈兩國是唇齒相依的友好鄰邦。1700多公里的共同邊界、兩千多年的交往歷史、廣泛的共同利益,把我們緊密聯系在一起,也為發展兩國關系和深化互利合作開辟了廣闊前景。讓我們攜起手來,弘揚傳統友誼,共創美好未來!
?
相關鏈接:
調查顯示一個中國留學生可養活一個美國家庭?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