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辦案民警向曾大姐了解情況。
林波在拘留書上簽字確認。
《小孩當街大便父親侮辱環衛工被拘10日》
華西都市報:9月6日下午2時許,宜賓市城區仁和街一對年輕父母因讓孩子在街邊隨地大便,環衛工人曾武旭要求其父母處理并扔進垃圾箱遭到拒絕后,小孩父親兩次將大便扔向環衛工人身上。7日下午3點,扔大便的男子林波已向曾武旭道歉,因公然侮辱他人,警方對其進行治安拘留10日的處罰。華西城市讀本記者周瑜原攝影報道
9月6日下午,52歲的宜賓翠屏區西城街道環衛工人曾武旭,在仁和街打掃衛生時見到一個小孩在街邊大便,前去向其父說明“叉頭掃把”打掃不便,要求其父母處理并扔進垃圾箱遭到拒絕后,其父惡言相向,兩次將大便扔向環衛工人,導致右側面部等多處“中招”,后被周圍群眾制止后離去無消息,經家人和民警多次勸說后,該男子次日才到西城派出所配合調查。
環衛工人:“他兩次撿屎扔向我 ”
據曾武旭介紹,她今年50多歲,是宜賓市翠屏區西城街道一名環衛工人,負責宜賓城區仁和街一帶的衛生保潔工作。9月6日下午兩點多,曾武旭在仁和街清掃街道時,看到一個兩三歲的孩子在路邊拉屎,沒人清理,便上前找小孩父母理論。
“當時大便下面鋪了紙,但事后他們卻沒有清理,而是進入了旁邊一家服裝店,因為我是用的‘叉頭掃把’并不方便清潔,我就告訴他,希望他們自己清潔好,怎么知道他卻吼道,‘XX,你就是清潔衛生的,如果我都清潔了,還要你做什么?’”曾武旭說,“我說我不是專門幫你們小孩清潔糞便的,我是清潔街道的,然后他問‘你信不信我把屎甩在你身上’,我說你敢扔你就扔吧,但沒想到他就真的將糞便扔在我身上,然后一些糞便掉在了地上,他又撿起來,扔在了我臉上。”曾武旭哭著講述。
一位60歲左右的女士路過此處,擋在了曾武旭面前,對林波吼道:“還有沒有王法?”隨著熱心的市民越來越多,林波丟下懷孕的妻子和兒子離去,只有其妻兒去派出所配合調查。
孩子母親:“環衛工罵我兒子引發糾紛”
對于曾武旭的說法,林波的妻子何晴并未否認。“當天下午,我兒子突然想大便,服裝店老板就喊我們到路邊去,我們都用紙包著的(大便),之后我們又進來試衣服,結果環衛工人過來就開罵,還罵了我兒子,我老公聽著不舒服,就出去與她發生了糾紛。”何晴說。
在宜賓市西城派出所,當事人林波并未現身,而是當事人的父母來到了派出所,父母表示此事確實是其兒子不對,但相信是環衛工人先出口傷人。
當事人被拘:“逃跑”因圍觀者太多
后在家人的勸說下,林波7日來派出所接受調查。回應當時為什么“逃跑”,“是應為圍觀的群眾太多,太混亂了,妻子和孩子與這個事情無關,也不會把他們怎么樣。自己就選擇回避。”
林波又說:“現在非常后悔,當時是因為小孩屙屎以后,就跑進店子里面了,不到一分鐘。后面環衛來理論的時候,我一時憤怒就發生了后面的事情了。從昨天(7日)凌晨起,我就意識到傷害別人,內心非常的煎熬。非常愧疚,并且連夜寫下檢討書。希望獲得曾大姐以及市民、網友們的原諒。”
據了解,林波今年已35歲,曾因故意傷害等罪名被判刑,目前刑滿釋放在家待業。
9月7日下午3點,記者從宜賓西城派出所辦案民警處獲悉,因公然侮辱他人,已對林波給予依法行政拘留10日的處罰,民事責任可以走司法程序來解決。辦案民警宣讀完對林波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后,林波給受害人曾武旭深深地鞠了一躬說道:“對不起,希望您能原諒”。據曾武旭介紹,她至今精神都有些恍惚,吃不下東西。曾武旭將尋求西城街道辦相關部門的幫助,走司法程序為自己維權。
各方關注
宜賓市、區:將整治不文明行為
昨日上午11時,宜賓市政府、翠屏區政府相關領導前來慰問,接下來將對不文明的行為進行整治。
據曾武旭的同事蔣光珍稱“每個月幾乎都能看見幾起當街大便的情況;遇見不文明行為制止時,個別市民還理直氣壯地罵道,‘政府給你們錢,你們不打掃衛生,要你們來干什么’這樣的話”。環衛工人黎英說:“許多市民還是自覺的,有些市民偶爾大意,在提醒后還是自行處理了,還是能相互理解的。”
據宜賓市翠屏區城市管理局黨委書記李堅稱“這次扔大便是特例,多數市民還是能講文明的。現在將繼續發動市民,監督不文明行為;發動志愿者成立義務監督小組,現在已經有120名志愿者了。如果實在不聽勸阻、情節惡劣的將進行曝光。”
律師說法
已侵害環衛工名譽
小孩父親在大街上向環衛工人臉上扔大便的行為已經侵害了環衛工人的名譽權,可依照我國《民法通則》第120條和第134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如果環衛工人一并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及給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后果等情況酌定。
聲音
“子女都反對我去做環衛工人,我想用自己的工作來找點零花錢,環衛所的同事都對我很好,所以我一直覺得做環衛工還是挺好的,但真的沒想到會被這樣侮辱。” ——環衛工人曾武旭
@趙薇在羅馬最著名的古跡斗獸場外,人潮洶涌的馬路邊,也曾看到中國游客用傘擋著大號!關鍵孩子應該上小學高年級了。且拉稀距離我這個途經的普通游客不到2米。人那個多啊!我那個震驚啊!//@任志強:素質太低,缺少對人的尊重。該多關關。 //@米瑞蓉:沖動的代價。
每一份尊重都是自重
□華西都市報評論員朱昌俊
究竟是怎樣的憤怒能夠使得身為人父的人,不憚于在人來人往的街頭,對于環衛工做出如此極盡侮辱的舉動?
著名作家龍應臺有一個同樣著名的喝問:中國人你為什么不生氣?現在恐怕得改為“中國人你為什么如此生氣”才合適了。殊不知,一個社會的底氣正是在無數個的“一時憤怒”中強化的。在這起事件中,父母讓小孩在街頭隨意方便本就顯得有失“體面”,而面對環衛工的好心提醒,不僅沒有意識到自身的不足,反而惡意相向,實在讓人難以理解。更何況,作為父親,在孩子面前當眾侮辱一名環衛工,又能展示怎樣的家教與示范?好在路人的制止,沒有造成更嚴重的后果,但對于環衛工的精神傷害,卻是顯而易見的。
但指向環衛工身上的憤怒,又不能簡單視為一般的戾氣所致。或許,在不少人的潛意識里,環衛工從來都是弱勢者,向他們發脾氣與其說是一種戾氣的釋放,不如說是由植根于內心的對環衛工群體的輕視甚至是歧視感而引發。也正因為此,環衛工才會聽到“政府給你們錢,你們不打掃衛生,要你們來干什么”這樣的街頭熱諷。
善待環衛工,也需要生活于城市的每個人,真正提高對于環衛工的身份認同。事實上,每一份愛都是自愛,每一份尊重都是自重,只有每一個人無差別地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無論職業與地位,我們才能真正享受人之為人的同類尊嚴。一個城市的品味與尊嚴,也皆是在這樣的理解與尊重中提升。
被傷害的環衛工人曾武旭選擇以法律的方式,維護自己在這起事件中的權益,而當地執法部門也對傷害者予以了法律懲罰,這其實是一次必要的法律普及與群體認同的回歸——沒有人應當被傷害,每一個人都當有不容侵犯的尊嚴與權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