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被傳聞將實施優先股試點以補充資本,昨日,浦發銀行強勢漲停。不過,浦發行小股東朱先生則向《金證券》記者質疑,“優先股上市肯定要稀釋已有的股本權益,機構們更多地占有普通股股東的紅利,對我們普通投資者來說,是不公平的。”
對此,浦發行總部公關部負責人告訴《金證券》記者,目前浦發沒有接到任何關于優先股試點的通知。
被傳聞要發優先股的農業銀行昨日也強調,銀行并未接到任何關于優先股試點的通知,也未獲悉監管部門是否就此出臺相關管理辦法。
優先股或年內推出
雖然傳聞中的兩家銀行否認優先股即將推出,不過,《金證券》記者獲悉,未來一年證監會推出優先股試點的可能性較大。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研究員指出,8月30日,證監會答復湖南籍全國人大代表黃志明建議時稱建立優先股制度具有重要現實意義,開展試點的基本條件已經具備。
對于目前哪些銀行可能會先推出優先股,上述研究員稱,所謂的優先股是指在利潤分配、剩余財產分配方面優先于普通股股東的權益工具,所以,肯定會對資本有一定壓力,股利分配率穩定的銀行才會成為首批發行的對象。
根據上述基金公司預估,農業銀行、中國銀行、浦發銀行都有可能率先發行優先股。
上述研究員指出,從美國銀行業的實踐看,優先股成為其補充一級資本的重要工具,發行方式可以是公募發行,也可以采取私募發行,優先股既可以通過協議轉讓,也可以在交易所掛牌交易。
“優先股一般是機構參與較多,其債券屬性能吸引厭惡風險型的長期資金入場,根據對美國活躍優先股的統計,股息率絕大多數落在5%-8%之間。”上述研究員稱。
銀行融資壓力減輕
對于投資者對優先股的質疑,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昨日告訴《金證券》記者,“其實,優先股對銀行來說,是個利好,而且如果操作妥當的話,不會影響普通股投資者的利益。”
李大霄指出,如果優先股可以發行,那么銀行普通股融資壓力減輕,目前普通股股東的收益能力有所保障。按照目前“資本管理辦法(試行)”,2018年系統性重要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和一級資本的要求分別為8.5%和9.5%,其他商業銀行則為7.5%和8.5%。目前由于缺乏一級資本工具,所以基本上所有商業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和一級資本是相同的,如果沒有合適的一級資本工具出現,則商業銀行只能依靠核心一級資本,主要是普通股權益來補充一級資本。優先股若能獲得發行,則商業銀行可以通過優先股來獲得1%的一級資本,這樣就減輕了普通股的發行壓力。
而上市銀行發行優先股可作為其他一級資本的補充,緩解未來普通股融資的壓力,同時作為財務杠桿,可以提升凈資產收益率,帶來凈利潤增長預期。
“從普通股股東角度來看,如果優先股操作采取回購的方式,即上市公司回購二級市場股票后再發優先股,則不會影響普通股收益,還能提高市值。”李大霄直言:“現在回購時機最好,為什么?因為大部分銀行股已經跌破凈資產。”
不過,他指出,優先股的發行可能不利于銀行治理結構的改善。如果商業銀行發行不具備投票權的優先股,則未來股東很難參與公司的戰略發展,對公司的制約會不斷減弱。
銀行股估值修復
昨日二級市場上,優先股發行傳聞中的農行、浦發受到資金追捧。其中,農業銀行午后漲停,全天成交量高達17億元以上,浦發銀行早盤漲停,全天成交量高達60億元。
“優先股發行的傳聞使得銀行股估值將面臨修復。”深圳一家資產公司負責人對《金證券》指出,截至上周末,A股和H股按照2013年預測值計算的市凈率分別為0.87倍和0.94倍,短期內受較好經濟增長預期的影響,加之比較低的估值水平,銀行股可能有一定的反彈。他直言,由于優先股吸引長期資金入場,將修復銀行股的估值,從PE來看,從6倍到9倍就可能帶來50%的漲幅。
不過,他強調,隨著概念股炒作的結束,中小銀行未來的升幅有限。
上述負責人對《金證券》指出,今年以來,銀監會正在大力推行二級資本工具的發行,此前多家上市銀行宣布將發行規模不等的帶減記條款的二級資本工具,不過,迄今為止,這些銀行尚未實施其計劃。“二級資本工具發行作為今年銀監會工作重點,尚未完成;優先股的試點,不太可能這么快。”
金證券記者 史亮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