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中國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協調推進,主要得益于宏觀管理方式的創新。我們根據經濟發展潛力和當前實際,科學確定經濟運行的合理區間,守住穩增長、保就業的“下限”,把握好防通脹的“上限”。這也是預期調節的預警線。同時,制定與經濟運行合理區間相配套的宏觀政策框架。只要經濟運行處在合理區間,經濟總量政策就保持基本穩定,主線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著力點是調整經濟結構,關鍵舉措仍然是推動改革創新,不斷釋放內需潛力、創新動力和改革紅利,以激發市場活力,形成增長的內生力量,著力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這些舉措,使中國經濟運行呈現企穩向好勢頭。從7、8月份情況看,制造業經理人采購指數(PM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工業增加值、進出口、用電量、貨運量等主要指標普遍回升,實體經濟活躍,城鎮就業繼續擴大,物價總水平保持穩定,市場信心增強,社會預期向好。這種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讓我們堅信,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一定能實現。同時也要看到,目前經濟回升的基礎仍不牢固,不確定因素還很多。我們不能也不會掉以輕心,要做好進一步克服困難和應對挑戰的準備。
女士們,先生們!
中國經濟持續30多年的高速增長,創造了世界發展史上的奇跡。當前中國經濟已進入中高速增長階段。7.5%左右的增速與過去近兩位數的增長相比是慢了一些,但從世界范圍看,仍然是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的高速度。中國經濟總量比過去明顯增大,目前已進入轉型發展階段,潛在增長率有所下降,經濟增長由高速轉為中高速符合發展規律。而且,未來中國經濟增長必須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前提,必須以資源節約和生態環保為支撐,必須以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為動力,必須是有就業保障和居民收入相應增加的增長。也就是說,讓改革和發展的成果惠及最廣大的人民群眾。
展望未來,中國發展前景光明。我們完全有能力、有條件保持經濟長期持續健康發展。中國的工業化、城鎮化遠未完成,區域發展回旋余地和市場潛力巨大;改革大勢不可逆轉,推進改革必將釋放出新的制度活力;中國人民勤勞智慧、自強不息,是最重要的發展支撐。我們將持續發展經濟,不斷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正,堅定不移地沿著改革開放之路走下去,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只要我們咬定長遠目標不放松,解決眼前問題不懈怠,中國這艘經濟巨輪就一定能夠乘風破浪,揚帆遠航。中國經濟一定能保持長期持續健康發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