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了,他還年輕,我想把最后一個腎給他!”說這話的,是61歲的賀忠善。四年前,他將自己的一個腎移植給了身患尿毒癥的兒子。可惜,僅僅過了兩年多,兒子的腎再度壞死,又需換腎。明知已不可行,賀忠善還是想把最后一個腎也“送”兒子,他說:“只要兒子活著,家里就有希望!”
身患尿毒癥,父親捐腎救子
今年28歲的賀余,家住臨湖社區吉園。父親賀忠善是當地少有的文化人。家里還有兩個姐姐,已相繼嫁人。賀余自己憑著手藝,十幾歲就開了一家不銹鋼門窗店,家里吃穿不愁,生活對于賀余而言,一直都挺舒心。
但在2007年,一次意外的暈倒,改變了一家人的命運。“在醫院做全身檢查,查出是尿毒癥。”賀忠善很自責,“暈倒前他身體就有異樣,不舒服,早讓他去醫院就好了,怪我!”
賀余需要換腎,家里親人都去做了配型,只有賀忠善匹配。當時已經57歲的賀忠善,二話沒說,將自己的一個腎,移植給了賀余。好在手術很成功,這令一家人欣慰不已。
腎再度壞死,父親想到再次捐腎
術后的賀余恢復了正常人的生活。他開起了挖掘機,并且順利地娶妻生子。就在一家人的生活漸漸有了起色的時候,2011年,賀余的身上再次出現浮腫,沒有尿液。經過檢查,腎再次壞死!
賣掉了挖掘機,賀余又住院了。
每周3次的透析,每日大量的藥物,每月7000多塊錢的治療費用。一切的一切,令這個年輕人幾近崩潰。
“當時真是想到過死,但看到僅僅出生才兩個月的女兒,想到為自己操勞一輩子的父母,就狠不下心。”賀余很痛苦。
賀余需要再次換腎,可腎源太緊張,想找到跟自己匹配的腎源簡直如同海底撈針。
“這病隨時都可能威脅生命,需要再次換腎。”賀忠善又想到了自己。
為此,他專門去醫院咨詢,想再捐一次腎。醫生為賀忠善的健康考慮,拒絕了他的請求,這令賀忠善有些絕望。“我已經那么大年紀了,他還那么年輕。如果能換回他,我愿意。有了他,家才有希望。”
奔波打工,盼早日找到腎源
為了給賀余治病,一家人已經欠下了數十萬元的外債。但只要孩子能治好病,賀忠善說,再苦再累都值得。
61歲的他,如今在一家工廠食堂里打工,每天起早貪黑,卻只有一千多塊錢的收入。“年紀大了,工作不好找,能掙一點是一點。”
只要一有時間,賀忠善就會去各家醫院詢問腎源,“我知道機會很渺茫,但即使有一絲希望,我們都不應該放棄。”他已經想好了,一旦找到腎源,就把家里僅有的一套拆遷安置房給賣了,“先救兒子要緊!”
轄區居委會、附近的街坊鄰居,都知道他家的情況,也被父子間的故事所感動。“我們搞過募捐,但錢的數量有限,對于他家的情況而言,杯水車薪。”居委會的鐘主任感嘆道。
“我現在啥都不求,就希望能早點找到合適的腎源,兒子的身體能好起來,這樣,即使我付出再大的代價,也在所不惜。”賀忠善說得無比堅定。(江淮晨報記者 孫友杰 見習記者 周坤 通訊員 鐘祖業 鄭家敏)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