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站在自家已經封頂的新房前,瓊海市塔洋鎮紅花村委會上文村村民馮春鳳感慨頗多。“如果丈夫能堅持到現在,看到家里房子蓋起來,走的時候也不會閉不上眼了。”
馮春鳳一家確實不容易,不僅要供兒子上大學,丈夫文波兩年前突然身患重病,臥床不起,只剩下馮春鳳一人獨力支撐。家里地少,只種水稻和檳榔,每年收入的幾千元還不夠醫藥費。
這樣的經濟條件連維持基本生活都成問題,更不要說蓋新房了。一家人蝸居在不到10平方米的危房里,這房子還是27年前馮春鳳嫁進來時建的,墻上早已布滿裂痕,墻體靠石條支撐著,蓋新房對于文家人來說是個遙不可及的夢。
但如今這個夢卻變成了現實。今年初,瓊海市在做農村危房改造前期調研時發現,經過幾年的危房改造,農村地區居住條件已有很大改善,但對于一些特別困難的農村危改戶來說,即使補助一兩萬元,他們也很難把新房建起來。
瓊海市民政局危改工作具體負責人黎明告訴記者,這些特困戶中,家庭主要成員由于疾病、年老或智力低下等原因而喪失勞動能力,基本沒有收入來源,房子早就成了危房,但按現有的危改補助政策標準,他們又實在沒經濟能力建新房。
為解決這批最困難農民的危改難題,瓊海市調整工作思路,將今年的農村危改戶分為A、B兩類。B類危改戶按正常標準每戶1.5萬元補助;而將上述特別困難的農村危改戶劃為A類,補助8萬元,按照我省農村地區建房標準,這筆錢已基本可滿足農民建房所需。
最終,經過村委會推薦、鎮政府審查、市危改辦和民政局入戶核對,瓊海市共確定147戶為A類農村危改戶,今年省里給瓊海市總的危改任務指標是1000戶,瓊海計劃改造1300多戶。資金方面,省里撥付1400萬元,瓊海財政配套1000萬元,剩下幾百萬元由市民政局多方籌措資金補足。
塔洋鎮黨委委員張國慶說,該鎮有24戶危改戶被列為A類,是瓊海市A類危改戶最多的鎮。目前補助資金已全部下撥到鎮上。按照規定,開始動工,發放30%補助;房子封頂,再發放50%;最后驗收合格,將剩下的20%補助金全額下發。
就這樣,像文家這樣的特困農村危改戶也如愿蓋起了新房。遺憾的是,文波今年5月不幸過世,按照農村的傳統,人走后要一年才能建新房。但文波臨終前特意叮囑妻子,不要顧慮太多,這次機會難得,早點把房子蓋起來,給兒子娶了媳婦,他也就安心走了。
2個月后,文家的新房打下了第一根樁,老房子也拆了。現在馮春鳳暫住在市民政局提供的救災帳篷里。她說,建了房子,給兒子娶媳婦,圓了多年的夢,對丈夫也有個交代。
?
?
?
相關鏈接
海南瓊海消防官兵幫助困難村民收割水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