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家珠寶行稱,在去年11月給深圳的客戶快遞了兩塊24K黃金,結果客戶收到的是一只空箱子。
黃金每塊都有一公斤重,總價值有68萬多元。當時珠寶行投的是普通快遞,快遞費不過48元,保價2000元。快遞公司只答應賠2000元。
珠寶行報過案,杭州和深圳兩地的警方也都查過,但無法查實黃金丟失,不給立案。就這樣,珠寶行把合作多年的快遞公司告上法院。昨天,這個案子判了。法院認為快遞公司不需要承擔責任,把珠寶行要求“返還原物”的訴求給駁回了。
雙方的合同很重要
寄件人應如實申報
為什么這么判?整個案子爭議的焦點是:投遞的到底是不是黃金,快遞公司有沒有妥投,是否要承擔違約責任。
珠寶行很委屈:我們都是和你們快遞公司合作了七八年的老客戶的,你們不可能不知道我們投遞的都是黃金、翡翠等貴重物品。
快遞公司說:既然上法庭,我們就按證據來。我們之間是有協議的。
快遞公司所指的協議有兩份,一個是珠寶行和快遞公司之間因為長期合作簽訂的一個《快件運輸合同暨月結協議》,還有一個就是在快遞單背面,我們平時寄快遞也能看到的那一個。
根據這些協議的表達,跟這個案子相關的有這么幾點比較核心:一個是寄件人要如實申報所寄物品。二是,如果要賠償,那么就按照當初的保價來。
這兩點都被法庭所采納了。
現實操作與合同
到底有沒有沖突
其實,珠寶行說的情況我們也能理解。它當初在運單上填寫的是“金屬飾品”,投保價值為2000元。珠寶行說,黃金價格透明利潤很薄,所以寄的是普通件(寄費比較節(jié)約)。之所以不寫“黃金”,那是擔心一旦寫明黃金,整個投寄渠道該經過多少人的手啊,那不是誘惑人嗎。
據介紹,許多珠寶商行,都是用普通快遞,投保額也與實際貨值相差很大。
以前,快遞丟件或者損壞的情況也有發(fā)生過,都是協商解決,這一次實在是金額太大了。
而從法律上來看,確實快遞公司的說法也有道理,珠寶行快遞費加保費一共才付了48元,雙方“合同”約定的又是投寄價值2000元的物件,如果現在要快遞公司來承擔68萬元的風險,那么也是責任權利不對等的。
貴重物品怎么寄?
多數快遞公司都有專項服務
這個案子中到底誰拿了黃金,目前看來成了謎。對快遞公司來說,他能舉證出整個快遞過程不少節(jié)點上的監(jiān)控錄像,以證明自己沒有拿。而珠寶行的客戶單位,快遞到達后是由保安簽收,保安簽收后2小時候客戶才開箱發(fā)現問題。客戶說,快遞箱側面有一道劃痕分明是開箱拿走東西后再封上的,但是這樣重要的證據不知為何并沒有提交法庭。包括兩地警方都無法查實。
那么,現實中貴重的物品該如何投寄呢。
記者了解到,大多數快遞公司都推出了針對貴重物品投遞的專項服務。比如順豐快遞的“特安服務”,采用專人專車派送全程監(jiān)控。現實中,大多數消費者選擇“特安”寄的是藝術品,手機,家電,還有情人節(jié)的鉆戒等等。收費是保價的千分之五(最高保價不超過30萬元),再加基本快遞費(比如江浙滬順豐的快遞價格是首重一公斤12元),這么算下來,一件1萬元的東西(重量在1公斤以內),杭州寄上海總寄費為62元。相比普通快遞確實是貴一點。
?
相關鏈接:
吳虹飛講述被抓經過:警察敲門時自稱快遞員·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