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亞的肉販集體罷市,跑了兩個市場竟然都買不到豬肉。”昨日,三亞勝利路、光明路、水產碼頭等地不少市民都沒買到豬肉,打聽后才知道,原來三亞鴻港市場和汽車站市場的肉販不滿生豬屠宰費用提高以及屠宰廠“統一屠宰、配送”,兩個市場的130多肉販集體罷市。
肉攤區冷冷清清
肉販集體罷市,市民買不到豬肉
“早上到市場轉了兩圈,沒看到一家賣豬肉的。”昨日,家住三亞勝利路的林先生向記者反映,三亞汽車站市場60多家豬肉攤空空蕩蕩。記者趕到市場發現,熱鬧的菜市場中間肉攤區冷冷清清,一個肉販也沒有。賣菜的大姐說,“我也覺得奇怪,平時好好的,一夜之間就沒有一個人來賣豬肉了。”
記者隨后在汽車站市場門口見到10多名肉販,他們說,“從今天起,三亞汽車站市場和鴻港市場,肉販集體罷市,不會有豬肉賣了。”
屠宰費用莫名提高近一倍
為什么要集體罷市?肉販們介紹,“三亞唯一一家屠宰廠——益民屠宰廠想壟斷經營,讓肉販們無法賺錢,經營不下去了。”據介紹,三亞原先的生豬屠宰費用是42元一頭,今年5月23日,益民屠宰廠突然告知稱,7月23日起,生豬屠宰必須實行“統一屠宰、配送”,而且每頭豬的屠宰費用提高到70元,如果白天殺豬還要多交10元水電磨損費。
“統一屠宰、配送”難保新鮮
“屠宰費用莫名提高近一倍,而且屠宰廠還強迫肉販簽《生豬屠宰與配送協議》。”肉販林先生表示,生豬“統一屠宰、配送”存在很多問題,“他們送來的肉不能確保新鮮,上市時間也不合理,不能保障攤位充分經營。”三亞第一市場肉販王女士告訴記者,她的父輩也曾是肉販,為了保障豬肉質量,他們從選購到屠殺都是自己操刀,屠宰費用為42元一頭,但“統一屠宰、配送”以來,價格提高到70元,而送來的豬肉有時是冷凍的,不新鮮。
采訪中,不少肉販反映,由于三亞市區只有一家屠宰廠,沒有競爭對手,很容易形成壟斷,這樣一來,最終受害的還是肉販和消費者。
屠宰費用還有調整空間
三亞益民屠宰廠負責人吳先生解釋,70元屠宰費用分為3個部分,屠宰費32元、代收代繳的檢驗檢疫費10元、豬內臟清洗費和打包配送費28元。“清洗打包配送費28元為市場指導價,省物價部門還沒正式發文定價,因此還有調整空間。”
統一配送確保衛生安全
至于“統一屠宰、配送”,吳先生表示,以往肉販屠宰生豬后,都是自己運送至市場出售,途中無法保障豬肉的衛生狀況,因此,益民屠宰廠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相關的生豬管理條例,實行生豬“統一屠宰、配送”,屠宰廠用專門的車輛運送生豬肉,確保肉品衛生安全。
以前
屠宰費32元+檢驗檢疫費10元=42元
現在
屠宰費32元+檢驗檢疫費10元+清洗打包配送費28元(有調整空間)+水電磨損費10元=80元
物價部門:水電磨損費系私自收費,已查處
三亞物價局副局長陳金波表示,屠宰費用原本確實是42元,后來的70元是實行了“統一屠宰、配送”,這一價格是市場價格,屠宰廠和肉販雙方商定,由省物價局指導,三亞市物價部門并不干預。但10元水電磨損費,經物價局調查認定是屠宰廠私自收取,已對該項費用進行查處取締。
肉販們介紹,對于“統一屠宰、配送”存在的問題,他們已向三亞商務、物價、信訪等部門反映。9月12日,經上述3個部門協調,肉販與益民屠宰廠達成協議:已經存放在屠宰廠的生豬按32元收取屠宰費。“但協商過后,屠宰廠就關門不讓我們進去屠宰。”肉販們說,屠宰廠不誠信、不合理的經營方式,讓他們無錢可賺,只能罷市。
昨日,記者來到三亞商務局采訪,但因為是周六,該部門沒有工作人員上班。本報將繼續關注此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