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正掀起一場聲勢浩大的保衛戰,保衛對象是他們獨一無二的國家特性和地位。引爆這場保衛戰的是俄羅斯總統普京12日在《紐約時報》上發表的文章,該文批評了美國的“例外主義”,認為各個國家,無論大小貧富,都是平等的,鼓吹例外“是極其危險的”。加拿大《國家郵報》說,如果說有什么按鈕能激怒整個美國的話,那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批評美國的“例外主義”,因為這是最不容挑戰的觀念;法國媒體則稱,普京踩了美國自尊心的尾巴。“例外主義”曾被用來強調美國地理、歷史的特殊性,但逐漸被裹上民族優越的色彩,批評者更將其視為美國凌駕于國際規則之上的借口。在這場論戰中,議員、白宮、學者、媒體紛紛加入,從發布民調到給普京寫公開信、在俄羅斯媒體發文反擊,手段盡出,刻薄攻擊甚至謾罵不絕。在美俄敘利亞交鋒被普遍視為普京勝出的背景下,美國社會看上去格外敏感、易怒。
“美國政治家將觸角伸向俄羅斯人民。”俄《生意人報》16日如此評論美國眾議員伊斯雷爾當日投書該報,認為這是美國政客對普京投書《紐約時報》的回擊。在這封“致俄羅斯人民”的公開信中,伊斯雷爾對普京為解決敘利亞問題所做的努力表示支持,但反對普京對美國“例外主義”的批評,他說:“作為美國人,我十分珍惜自己國家的例外主義。”
伊斯雷爾只是美國“例外主義保衛戰”中的一員。普京的文章在《紐約時報》上發表第二天,被視為最有可能成為2016年總統大選共和黨候選人的參議員保羅就在《時代》周刊上撰文稱,“對普京不同意美國例外主義,我表示最強烈反對。”參議員麥凱恩更是稱普京的文章是對每個美國人的侮辱。同一天,美國保守智庫傳統基金會成員德敏特匆忙完成一封滿含怒氣的信件,遞交俄羅斯大使館。據《華盛頓時報》報道,德敏特在信中以諷刺的筆調寫道,“奧巴馬總統一直很忙,沒有對你適當回應,解釋美國例外主義的起源與本質,我很高興向你解釋這個基本事實。”
美國脫口秀節目“科爾伯特報告”主持人科爾伯特上周四對普京批評美國“例外主義”發出惡毒攻擊。美國Alternet網站稱,科爾伯特宣稱那是“嗜殺成性的克格勃盜賊統治者的宣傳”。《費城問詢者報》13日稱,“真正的美國英雄特別反感普京的文章,不管其意圖如何。”報道說,科爾伯特還攻擊了《紐約時報》。
《紐約時報》13日特意刊長文解釋普京文章的刊登過程。社論版編輯羅森塔爾稱,“我覺得文章寫得挺好,論據充分”,“有很多地方我不贊同,但那無關緊要。”他還說,對于一篇觀點文章來說,“不存在意識形態的試金石”。觀點類文章版面的任務也不是幫助或者打擊美國政府。它的目的是呈現各種具有新聞價值的有趣觀點。
“阿馬里洛新聞網”14日刊登社論宣稱,美國不需要來自俄羅斯的說教。2010年獲得美國“普利策新聞獎”的《華盛頓郵報》記者凱瑟琳15日在加拿大《卡爾加里先驅報》發文抱怨“奧巴馬的優柔寡斷讓普京偷走焦點”。她寫道,“事實上,弗拉基米爾(普京),全世界數以百萬計的人認為美國不但是一個民主典范,而且是一個例外國家。我們讓每個人討論,即使小丑。”
民調數字也成為反擊普京的利器。美國民調機構“拉斯穆森報告”15日公布的一項民調顯示,59%的美國人認為美國是“例外的”,27%的人認為不是,14%的人不確定。當日的“電報”網站以譏諷的語氣說,普京不會理解美國的例外主義,比如移民問題。蓋洛普2013年的調查顯示,1.38億人想移民到美國,數量是排在第二位的英國的3倍。“你們國家?沒這么多吧,甚至比寒冷的天氣都要冷。在美國,那些反對奧巴馬的媒體沒有一個人入獄;在美國,男女同性戀者不用生活在恐懼之中。”
俄《生意人報》16日稱,俄總統新聞發言人歡迎美國政治家與俄羅斯人民對話。據俄新網報道,麥凱恩計劃在俄共《真理報》上發文對普京進行反擊。《真理報》的英文編輯蘇達考夫表示:“如果麥凱恩想為我們寫文章,我們表示歡迎”。16日的俄羅斯《觀點報》則刊登俄歷史學家雅科梅科的文章抨擊“美國例外主義邪說”。文章說,美國在國際社會一直有一種優越感,這令人無法容忍,是病態的。【環球時報駐美國、俄羅斯、英國、德國、法國記者蕭達 王翔 黃培昭 青木 楊明 環球時報記者 胡錦洋 汪析 柳直】??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