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兩個殘疾孩子,培養出一個“世界冠軍”冠軍媽媽蘇金蘭:
黎母山鎮就躲在黎母山腳下,鎮子不大,顯得有點偏僻,可這里卻住著一位世界冠軍。
這位冠軍就是蘇金蘭的兒子邢詒招。蘇金蘭從一個袋子里拿出各式各樣的金牌,一塊一塊地介紹,眼睛里滿是自豪:“這是去美國比賽的,冠軍金牌……”
黎母山鎮腰子居委會書記符英梅說:“她兩個孩子都是殘疾。可她依然好好照顧家里,還培養出了一個世界冠軍!這個女人真不簡單!”
如今,蘇金蘭成了海南省入選全國道德模范的十個候選人物之一。得知這個消息,蘇金蘭說:“其實,只要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有一份工作,能夠生活得開心,我們做父母的就心滿意足了。”
兩個殘疾孩子的母親用愛培養出一個“世界冠軍”
蘇金蘭家住瓊中黎母山鎮,兒子阿招8個月大的時候發高燒,燒了半年都不退。說著,蘇金蘭舉起右手,指著手背說,“當時,孩子的屁股,就像我這手背一樣,滿是褶皺!”
由于長期的高燒,阿招落下了智力殘疾。“看上去就是傻傻的!”蘇金蘭記得,直到4歲阿招才開始說話。“人家的孩子能跑能跳了,我的孩子還得抱著。到7歲了,還不能自己盛飯。”
那時候,最痛苦的還是來自旁人的嘲笑。聽到別人嘲笑兒子是“半腦”,蘇金蘭就過去一把抱起孩子往家走,邊走邊說:“半腦,半腦也是我自己的孩子!”
這樣的情況也經常發生在女兒阿玲身上。阿玲比阿招小兩歲,也是智力殘疾,“傻傻的,都不知道說話!”
平常時候,蘇金蘭就嘗試著教兄妹倆做些家務事。從做飯、洗衣到劈柴、割膠,每件事她都要教上千百遍。
2003年,一個偶然的機會,邢詒招被省特奧田徑隊招收為隊員,從此開始踏上了“運動員之路”,并被送去海口特殊學校訓練。
一段時間訓練結束,阿招就會放假回家。回到家里后,蘇金蘭便開始當上了阿招的“小教練”。每天凌晨三點,蘇金蘭便起床割膠,清晨五點則趕回家叫兒子起床鍛煉。
于是,在霧氣繚繞的黎母山腳下,總能見到一個“奔跑者”的身影,身穿紅色的運動衫,一邊跑一邊憨笑。背后一個母親的身影,喊著:“阿招,阿招啊!慢點!”在鄰居眼里,蘇金蘭就像阿招的“小教練”。
2005年,邢詒招在全國特奧會田徑比賽中,首戰告捷,拿到了2金1銅的好成績。現在蘇金蘭依舊保存著那張領獎時的照片。照片上,邢詒招穿著紅色的運動服,胸前掛著三塊獎牌,昂著頭,笑容燦爛。
2009年冬季特奧會在美國愛達荷州首府博伊西舉行,邢詒招奪得一金一銀兩枚獎牌,不僅為他自己贏得了掌聲,也為中國的殘疾人增光。
蘇金蘭在家里,趴在地圖上找著美國,滿心的喜悅。
兒子得到認可健健康康的就是母親最大的快樂
邢詒招獲得金牌的消息不斷從外面傳到這個邊遠的小鎮,整個小鎮都為之沸騰。2005年,邢詒招獲得金牌回來的時候,鎮上的舞蹈隊甚至跳起了黎族舞蹈歡迎他回來。
家里也擺酒慶祝。“附近的人都來了,擺了好多桌酒席!”那一天整個小鎮都為邢詒招高興,為這個家庭高興。
2009年,邢詒招獲得世界冬季特奧會冠軍回來后,縣里的領導也來迎接,鎮上小學的學生甚至都來列隊歡迎。“阿招當時都愣住了,沒見過這個場面,從車上下來,就傻傻地笑。”回憶起當時的場面,蘇金蘭的眼眶里充滿了淚花。
現在,阿招已經退役回來了,整日陪伴在母親身邊。有時候阿招想去海口打工,蘇金蘭不放心,“怕他去了就不知道回來了!”如今,阿招在鎮上找到了一份工,幫著別人倒膠水,每月有約1000元的收入,早上出去,中午就回來。
與此同時,阿招還生下了兩個孩子,大女兒2歲了,叫云嬌;小兒子才8個月,叫福海。妻子則是原來跟他一起參加比賽的隊友。
現在蘇金蘭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抱著孫子逗樂。
不過在旁人看來,蘇金蘭則是一個當之無愧的“冠軍媽媽”。
黎母山鎮腰子居委會書記符英梅說:“蘇金蘭把一個智障孩子養育成了一名世界冠軍,讓智力殘疾的兒子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不是每個母親都能做到的!不僅如此,女兒阿玲也有智力殘疾。作為一個母親,能夠這樣照顧,堅持下來,她也算得上是一個‘冠軍’了!”
當得知成為海南省入選全國道德模范的十位候選人物之一時,蘇金蘭說:“其實,只要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有一份工作,能夠生活得開心,我們父母就心滿意足了。”
?
?
?
相關鏈接
屯瓊高速2014年底或通車 屯昌至瓊中全程20分鐘?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