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海口老廟有傳奇:揭秘“得勝沙”名稱由來(組圖)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3-09-30 09:35

      原標題【海口老廟深藏里巷有傳奇】

      西天廟大門

      西天廟屋檐木雕

      冼太夫人紀念館內的冼夫人雕像

      鹽灶博義村關廟的木匾

      “灶母娘娘”廟內的禁碑

      古廟,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象征之一。城市的古廟,反映了當時當地人們的心理需求,也體現了古代的一種風土民情。

      在海口老城區高樓并肩、商鋪林立的街道中,我們經常能發現有老廟的蹤影。這些經歷了百年甚至更長時間風雨洗禮的老廟宇,在新式樓房的映襯下,散發著一種古色古香的韻味。走進老廟,就如同翻開一部海口的史書,看到了一處處動人的人文風景。

      冼夫人廟一段抗擊海盜的歷史

      得勝沙路,這條有100多年歷史、以南洋建筑風格為特色的海口騎樓老街,見證了海口長達百年的繁華煙云。現今的得勝沙路,騎樓林立,商業仍然繁華。位于其中的“冼太夫人紀念館”,也就是當地人所稱的“外沙太婆廟”仍然在此間注視著熙熙攘攘的人群。洋氣十足的騎樓、歷史悠久的冼夫人廟,這兩者之間,看起來似乎并沒有多大的聯系。殊不知“得勝沙”這一名稱的由來,卻與“冼夫人廟”緊密相關。得勝沙古稱“外沙”,本意為“海口外纏一片平沙”而得名。現在的名稱“得勝沙”,則是為了紀念在這里曾經有過的一場抗擊海寇的勝利。

      由于得勝沙的瀕海位置,在古代是海盜上岸劫掠的必經之地,又因為這里商賈云集的特點,自然也就成了海盜光顧的首選地。受到海盜滋擾的商民們苦于無力應付,有人就提議在這里設一個冼夫人牌位,希望借助冼夫人“護國庇民”的神威,告別擔驚受怕的日子。

      據民間流傳的故事,清朝中葉,得勝沙冼夫人牌位建好后不久,海盜頭子張十五又帶著一眾賊兵從得勝沙上岸,目標直指在這里生活的商民。早有準備的商民同仇敵愾,想乘著海盜立足未穩的時候,在他們登陸的沙灘上將其一舉殲滅。于是,一場激烈的戰斗在外沙這片海灘上開始了。激戰持續了好幾個時辰,真可謂是殺得天昏地暗,難解難分。商民們盡管人數眾多,但由于缺乏訓練,眼看著已漸漸不支,海盜們也在步步緊逼。有后退的商民跑到冼夫人牌位前跪下,發出了“神啊,救救我吧”的呼喊。說來也怪,這時海盜們突然像著了魔似地,丟下兵器抱頭狂奔。商民們抬頭一看,只見海盜的后路那方,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天空中,一位全副鎧甲的女將軍正指揮著天兵天將追殺四處逃竄的海盜。冼夫人的顯靈讓商民們士氣大振,紛紛回過頭來掩殺過去,終于將這伙作惡多端的海盜一網打盡。此后很長的一段時間,海口商民再也沒有受到海盜的滋擾。外沙的商民們為了紀念冼夫人助威而取得的這次勝利,將外沙的名字改成了“得勝沙”,同時在冼夫人牌位的地方新建了一座冼夫人廟,以志銘記!

      盡管民間傳說明顯帶有夸張的迷信色彩,但來自史籍的資料也印證了得勝沙名稱的由來。據方志記載,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海寇張十五率領數十艘海盜船進犯海口,當時,水師不及防備,在與海寇交戰中官兵死傷不少。這時,清兵把總黃開廣率領海府軍民在外沙一帶與海盜展開殊死決戰,在全城百姓的有力支援下,終于打敗了這伙賊寇。為了紀念這場勝利,外沙便改稱“得勝沙”。

      西天廟明代鄉賢成為海上神明

      與得勝沙冼夫人廟相距不遠的西天廟,也是一座隱藏在鬧市深巷中的古廟宇。從解放西轉入“中共瓊崖一大舊址”,再沿著左邊逼仄的小巷,七拐八轉之下,就到了小販扎堆、熙熙攘攘的義興街。紅墻綠瓦翠竹點綴的西天廟,就位于這處古稱“關廠坊”的老街巷中。

      乍一看來,西天廟的名字似乎與佛教中的某一神仙有關,其實不然。進入廟里,殿中的匾額不是表達神恩廣大的贊語,卻是帶有文豪氣息的“詩宗李杜”——原來這里祭祀的是海南的明代先賢王佐。清朝乾隆年間,曾經歷任文昌、臨高、瓊山等地縣丞的伊益炘到此地拜謁,對此也曾發出“心竊異之”的感慨,在向街坊們打探之后,才得以明白西天廟的由來。

      舊時的義興街附近,就是一片海濱,居民以出海打漁為生。在無法預知天氣的古代,漁船遭遇大風而船毀人亡的事情時有發生。而其中一艘船卻能一帆風順、收獲頗豐。這令同時出海的其他同行們大惑不解。細究之下,原來是這艘漁船上面祭祀著王佐的牌坊。這一傳說很快就擴散開來,船戶們紛紛效仿。隨后,在明朝隆慶年間,于“關廠坊”建起了一座專門祭祀王佐的“西天廟”。據《瓊州府志》的記載:“西天大土廟在海口所城西二里許,祀王佐靈顯海上,祈褥立應,故郡民虔祀之”。

      王佐,臨高透灘村人。正統十二年(公元1447年),時年20歲的王佐高中禮經魁。翌年,王佐攜鄉試解元的榮耀進京參與會試,不料卻名落孫山。隨后,王佐進入了封建時代的最高學府——國子監繼續深造,成為了國學生中的一員。王佐本意是想通過國子監的學習進而完成自己未竟的科舉事業,讓人想不到的是,王佐在國子監的學習生涯卻持續了19年之久。即使王佐的才學深受閣老們的賞識,但仍不能更進一步。在國子監度過了19年時光之后,王佐終于接受銓敘出任廣東高州同知的職務,開始了出仕的生涯。

      在高州、福建邵武及江西等地擔任同知的任上,王佐數十年如一日,清正廉潔、勤政愛民,曾被當地百姓譽為“仁明司馬”。在65歲那年,王佐告老還鄉,在海南度過了最后的20年時光。

      相對于不甚出彩的仕途,王佐的詩文卻是蔚為大觀。其主要著作有《雞肋集》、《瓊臺外紀》、《庚申錄》等,其中,《瓊臺外紀》是王佐在辭官回鄉之后所著,已屆七旬高齡的王佐不顧年老體邁,跋涉瓊州各地,遍訪風土人物,廣搜民俗掌故,修成內容豐詳的《瓊臺外紀》一書。后來,唐胄所編《正德瓊臺志》時,大量借鑒了《瓊臺外紀》的內容,可見這部著作的不菲價值。而《雞肋集》則薈萃了王佐一生的詩文精華,共收錄了詩歌300余首,雜文80多篇。后人將王佐與丘浚、海瑞、張岳松并稱為“海南四絕”,王佐因詩文而名,得當“詩絕”之譽。

      一代文學名士,本來應該入祀“鄉賢祠”,但陰差陽錯之下,卻以“海上保護神”之尊而受祭于遠離故鄉的海濱鬧市。伊益炘在《重修西天廟記》中,對這一讓人詫異的現象給出了這樣的感嘆:“此前代名賢也。所謂文章經世著于當世,俎豆馨香隆于萬世者。精英所毓,不誠歷萬劫而不磨也乎?”

      灶母娘娘廟留下鹽灶路制鹽往事

      地名是一個地方歷史記憶的載體。海口龍華區鹽灶路,海口城區中一條并不顯眼甚至有點偏僻的街道,卻保留了海口的一段“靠海吃海”的往事。從路名中顧名思義,這里原先的營生是跟鹽業息息相關。

      據史料記載,至少從清朝初年開始,鹽灶路及其附近一帶就形成了老廟、新廟、上灶、下灶、博義、六灶、七灶和八灶等八個村莊。當時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老廟抓魚蝦、新廟拿竹桿、上灶跑臨高、下灶販鹽賣、博義煮鹽忙、六灶破竹桿、八灶挑大糞。”這幾句順口溜形象地描述了當時這一帶村民的生存狀態和謀生手段。

      從鹽灶路拐入下灶村,走在彎曲狹窄、被樓房遮住了陽光的小巷道中,看到的是一種典型的“城中村”景象。下灶村的文化室,就設在村里的“灶母娘娘”廟中。村里的陸老伯告訴記者,很久以前,鹽灶一帶是海濱,村民們的營生自然與海相關,主要是出海打漁和煮海水制鹽。而灶母娘娘,則是鹽工們信賴的神仙。在廟內墻壁內鑲嵌的一塊清代道光年間的“奉縣示禁”石碑中,里面有禁止私藏生鹽入境售賣和禁止囤積居奇等內容,可見制鹽與販鹽,曾經是鹽灶一帶的主要業務,官方為此還制定了一系列的規范條令。

      關于灶母娘娘的故事,據多次尋訪鹽灶村古跡的“古水”網友介紹,這里制鹽方法原來是直接用海水放在陶罐里煮,但是,這種方法煮出來的鹽不僅味道不好,產量也少。這一原始的煮鹽方法一直延續了很多年。后來,村里一位婦女無意中發現放在靠近灶邊的簸箕沒被火燒掉,于是就嘗試著用簸箕裝海鹽水煮鹽。這一方法煮出的鹽不僅口感好,而且產量也有所提高。新的煮鹽方式逐漸傳開,后來又經過人們的進一步改良:用竹篦編織成一個較大矩形容器。煮鹽時,先將海水在容器中浸泡一段時間,讓鹽分慢慢滲透進入竹篦里……經過仔細研究每道工序,竹器煮鹽的方法最終讓鹽灶一帶的鹽業得以穩定提高。

      這位發明了新式煮鹽方法的婦女去世后,村民們為了表達對她的敬意,于是將她尊為灶母娘娘,刻神像立廟宇,常年祭祀,這就“灶母娘娘”廟的來歷。陸老伯告訴記者,“灶母娘娘”不僅在下灶村有,在博義村的關帝廟中同樣也有,甚至在原來的玉沙村,也有“灶母娘娘”的廟宇。

      物轉星移,解放后,鹽灶一帶迎來了滄桑巨變,煮鹽的營生因時空的改變而改變,村民們走出了“靠海吃海”的傳統束縛,迎來了新的生活方式。現今的鹽灶路,曾經高大的煮鹽灶臺已經不見蹤跡,只有這座“灶母娘娘”廟和“鹽灶路”的名稱,還能讓我們透過歲月的風煙,去回味這一段遠逝的歷史。

    [來源:國際旅游島商報] [作者:] [編輯:劉芮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乱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精品久久久久| 翁熄性放纵交换| 在线麻豆国产传媒60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毛片线播放|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水牛影视 | 尾野真知子番号|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第一区 | 美女扒开尿口让男人30视频| 大地资源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在线| 中文在线第一页| 欧美jizzjizz在线播放| 四虎永久成人免费| 97无码免费人妻超级碰碰夜夜| 日本一本一区二区| 人妻中文字幕乱人伦在线| 青春草在线视频观看| 天天看天天爽天天摸天天添|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天堂| 福利一区福利二区|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一区二区| 欧美俄罗斯乱妇| 四虎影院一级片| 91chinesehomemadevideo| 成人动漫h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热久久|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l| 国产精品99久久免费| 三级网站免费观看|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亚洲热在线视频| 丰满少妇高潮惨叫久久久| 欧美色图校园春色| 国产乱妇乱子在线播视频播放网站| 99久在线国内在线播放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