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0月8日電(記者 李童 王悅威)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天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強財政扶貧等保民生資金管理和公共資金審計監督。李克強指出,必須堅持改革創新,注重健全制度機制,筑牢扶貧資金管理使用的“高壓線”。
減貧是衡量發展的重要標志,作為貧困群眾的“保命錢”和減貧脫貧的“助推劑”,多年來,扶貧資金對加快貧困地區發展、改善扶貧對象基本生產生活條件,發揮了積極作用。權威數據顯示,1980年,由國家設立的“支援經濟不發達地區發展資金”(扶貧基金的前身)為5億元;而到了2013年,我國的扶貧資金總量已達394億元。
然而,近期審計發現,由于扶貧資金監管難度大、管理制度執行不嚴等一系列原因,一些地方的扶貧等保民生資金存在虛報冒領、擠占挪用、滯留沉淀和監管弱化等問題,這些問題值得警醒,也給決策層提出了新的課題:如何才能看住貧困群眾的“保命錢”?
事實上,李克強總理曾多次強調,要完善制度,加強管理,包括建立懲處侵占扶貧款行為的“高壓線”,多策并舉,堅決杜絕違法違規貪污挪用貧困群眾“保命錢”的現象發生。
在制度建設方面,應進一步加強扶貧資金的管理,明確和強化各級政府職責,做到權責一致;要增強扶貧資金使用的針對性以及創新資金管理使用方式,要認識到,扶貧資金管理創新是政府保民生資金合理使用的重要試驗。國務院各部門應主動作為,自查自糾,并有針對性地制定和完善制度,防止資金沉淀和滋生腐敗。
在監管方面,政府和社會要形成合力。對于貪污侵占挪用扶貧資金等違法違規行為要嚴懲不貸,審計部門要依法加大力度,實現審計全覆蓋。紀檢、監察等部門也應積極作為,確保扶貧資金充分惠及扶貧對象,讓減貧成為促進社會公正和文明進步的重要內容,“兜”住“底線”,“兜”住民生。還可創造條件,采取第三方評估等方式加強監督,依法公開信息,提高透明度,及時曝光和嚴懲違法違規行為,讓公共資金在陽光下運行,建設廉潔政府,真正做到政府過緊日子、人民過好日子。
此外,還應深挖存量資金潛力,通過自查和審計督促盤活沉淀資金,將長期閑置的資金清理出來,合理調整使用方向,有序投入亟需項目,切實提高公共資金使用效益,這不僅有利于控制財政赤字,更好保障民生,造福全體人民,也是“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重要舉措。
當然,對于扶貧等保民生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還應舉一反三。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是全體人民共有的財富,管好用好這些資金、資產和資源,尤其是關乎民生的低保、社保、醫保資金和保障房等資源,既是人民賦予政府的重大責任,也是建設廉潔政府的基本要求。
提高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改善民生關乎強基固本,對于中國改革發展的順利推進具有極為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意義。筑牢扶貧資金管理使用的“高壓線”,創新保民生資金的管理方式,將有限的扶貧資金更好地用在人民身上,不僅將為貧困人民多些雪中送炭,多些特惠幫扶,也將直接影響到民心所向。
?
相關鏈接:
國務院舉行國慶招待會 習近平等出席 李克強發表講話·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