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0月11日消息(記者 黎光)一年前,省會經濟圈2012年度論壇舉行,海口、文昌、瓊海、澄邁、定安、屯昌、臨高、洋浦經濟開發區等市縣區負責人聚會海口,共襄盛舉。一年后的2013年10月,這個收獲的金色季節里,重走省會經濟圈,給人明顯的感覺就是這個圈子變得越來越“小”———你會發現市縣區之間的道路得到改善,交通時間縮短,新的路橋交通工程又在同時推進,多個成員之間從一小時生活圈向半小時生活圈演變。
這是一次區域的靠攏。瓊北各市縣之間的基礎設施融合快步向前,拉近了區域之間的距離、縮短了交通時間,使省會經濟圈之間的聯系越發緊密,人流、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更加暢通,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注入活力;省會經濟圈各成員之間良性互動、優勢互補的格局,以及特色產業帶的形成都因為交通條件的進步而成為可能。
高速開通 四市縣同城夢一朝實現
一年前,本報記者曾到屯昌采訪,那時走海榆中線,用了1小時40分;2013年9月26日走海屯高速公路再訪屯昌,僅用了40分鐘。雖然早在預料之中,但是這種變化之大還是令人感嘆。
2012年12月29日海屯高速公路通車,串起海口、澄邁、定安、屯昌四個市縣,里程約72公里。這條路的開通,把四市縣同時劃入半小時生活圈之中。“以前出差乘早班飛機,要到海口住一晚等航班,現在走海屯高速,不用到海口等了,一大早出門還來得及。”屯昌縣城的海南中部國際家居建材市場總經理白和明說。
去年記者到訪建材市場時,一期工程還有部分在裝修;借海屯高速開通帶來的人氣,目前建材城鋪面90%完成招商,去年12月27日正式營業,市場正在培育之中,前景看好。白總滿懷信心地表示,屯昌位于瓊海、瓊中、定安、儋州的交界處,地理位置優越。隨著海南3年內打通數條高速計劃的實施,屯昌就是海南中部的交通樞紐。高速公路帶動了屯昌房地產業,一些朋友家在海口,也在屯昌買房置業。“高速開通,建材城原材料進貨快了、覆蓋面更廣,我們到各市縣辦事也方便,同城的感覺更加強烈了。”
新式冷熱可調大棚、采摘園和垂釣湖、5000多畝的田園風光———對屯昌農業產業示范園區的于總來說,海屯高速的開通使他的一個夢想更接近實現:他打算借屯昌的自然山水,吸引省內外的野地露營車來這里建立營地。為此,他已購回兩部露營車,并與海口的愛好者建立了聯系。
在海口市場,定安美食一直為市民所追捧。定安新竹南華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表示,從新竹到海口過去要走近兩小時,現在走海屯高速只需半小時,合作社每年養殖的幾十萬只定安鵝、黑豬、鴨子運銷海口的時間、運費都能節省不少。
“海屯高速通過澄邁永發、瑞溪、文儒、紅崗四個鎮場,在我縣境內31公里3個出口;現在海口到永發僅10多分鐘,原來老路要一個多小時。海屯高速通車大大改善澄邁縣東南部的交通條件,進一步增強我縣東南部的帶動作用,加快了澄邁融入省會經濟圈的進程。”澄邁縣交通運輸局局長王遠錫表示。
據統計,海屯高速開通僅半年,對澄邁經濟拉動效應明顯。2013年1—8月份全縣旅游接待人數155.12萬人次,同比增長87.55%;旅游收入7.74億元,同比增長111.34%。永發今年有13家房地產公司進入,兩家動工開建五六十萬平方米的項目;上半年全縣房地產銷售面積45萬平方米,增長61.6%;一些農莊、農家樂也紛紛開建。
隨著海屯高速的開通,我省中部地區結束了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提升了中部市縣的基礎設施水準,促進海南中部地區的經濟發展,為中部地區加快融入省會經濟圈構建了一條快速通道。
市縣謀劃 加緊融入省會經濟圈
在海口周邊市縣采訪時了解到,各市縣路橋規劃建設力度之大遠勝一年前。
“要破解文昌邊緣化,唯有加快道路建設。”9月30日,文昌市交通運輸局局長林尤逵介紹,“十二五”、“十三五”期間,文昌市主要的路橋項目有“兩橋一路”。清瀾大橋已在去年12月通車。文昌鋪前跨海大橋位于文昌市鋪前鎮和海口演豐鎮之間,設計全長約5739米,大橋項目已經列入海南省“十一五”規劃,是海南省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大橋建成后,往返海口演豐和文昌鋪前的車程從2個多小時縮減為20多分鐘,實現與省會海口同城。目前正在推進前期工作。文昌濱海旅游公路是連接海口貫穿文昌東海岸的一條快速通道,北起文昌市鋪前鎮木蘭港,東至東郊椰林,再通過清瀾港跨海大橋經清瀾港連接文清大道,道路全長約90多公里,龍樓至昌灑段已經建成具備通車條件。
今年中秋,強降雨使海口秀英區東山鎮馬坡村、東倉村往返定安縣定城鎮的南渡江木橋部分坍塌。可喜的是,徹底解決當地群眾交通問題的定海大橋已經啟動。定安縣介紹,作為海口、定安、澄邁三市縣交通要道的定海大橋計劃于年內動工開建,拆遷工作目前基本完成,大橋施工隊已進場準備。定海大橋建成后,可解決定安、海口兩岸周邊群眾來往的難題,對開發利用南渡江兩岸土地資源、繁榮城鄉經濟、搞活商品流通起著重要作用。
“海口57、59路公交車已開到澄邁老城開發區,希望澄邁的公交車也能開到海口濱海大道。”9月29日,王遠錫這樣表達自己的同城理念,希望合作共贏。他介紹,澄邁縣今年加快縣內道路建設,同時爭取今年新建一條西線高速福山出口處到臨高馬裊的省道,長約12公里,以后從臨高到海口走這條路可節省10多分鐘。王遠錫表示,未來澄邁以至省會經濟圈交通的建設,我省已規劃從臨高到澄邁、定安、文昌的公路,“十二五”可望動工。澄邁縣規劃了一條中線高速美向出口到西線高速大豐出口的連接道路,在澄邁境內把兩條高速連起來,目前該項目已列入省級道路網規劃,長21.27公里,按一級公路四車道設計,爭取年底動工。這條道路連接省會經濟圈四個市縣,建成后,馬村港的貨物可直接通過它前往省會經濟圈的中東部市縣,減少海口繞城高速的壓力。
全省布局 西環高鐵擴大同城范圍
“高端人才不一定要住在老城,可以在海口、三亞等沿海城市安家,坐高鐵上班就好了。”澄邁縣委書記楊思濤認為,西環鐵路建成后,一定會成為澄邁新一輪發展的助推器。
楊書記所盼望中的西環鐵路已經啟動。海南省跨海辦(鐵路辦)介紹,西環高鐵海口至鳳凰段9月29日起全線進場施工,標志著該段正式開工建設。西環鐵路在澄邁境內37公里多,設有老城站、福山站兩個車站,相距20公里左右。這條鐵路縮短了澄邁通往各市縣的距離,群眾出行更加方便。
到今年9月底,位于澄邁老城的海南生態軟件園有270多家企業、約4000名員工,園區綜合建設面積35萬平方米,大多數員工在老城上班、在海口生活,每天需要66趟專線車運送近3000人往返海口。“西環高鐵開通后,老城站就在我們軟件園區附近,員工上下班往返海口不再是難題,他們可以安心在老城工作、在條件優越的海口享受后勤服務,這對園區發展和人才流動都是促進。”海南生態軟件園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協調部負責人表示,目前園區正在加緊購物一條街等其他基礎設施建設,借西環鐵路建設有大作為。
省跨海辦(鐵路辦)介紹,西環高鐵項目全長344公里,擬設車站16個:海口、老城、福山、臨高、銀灘、洋浦、海頭、棋子灣、東方、板橋、尖峰、黃流、樂東、崖城、鳳凰、三亞。其中涉及省會經濟圈的成員就有海口、澄邁、臨高、洋浦。這樣,海口在借東環鐵路構建了海口、文昌、瓊海生活圈之后,又將借西環鐵路構建海口、澄邁、臨高、洋浦生活圈,同城范圍進一步擴大。
未來幾年,我省還計劃新建3條高速公路。從9月24日的海南西環高鐵和“三線”高速公路工程建設推進會上獲悉,作為“田”字型高速公路重要組成部分,我省正加快推進“三線”高速公路項目(即文昌至瓊海高速公路,中線瓊中至五指山至樂東至三亞高速公路,橫線萬寧至儋州至洋浦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可研報批材料目前已編制完成。
可以預見,未來3到5年內我省“田”字形高速公路網建成后,省會經濟圈各市縣區之間的道路交通聯系將更為緊湊,區域之間的合作將更加緊密。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