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0月10日電(記者楊維漢? 徐硙)“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鄙鲜兰o60年代,浙江諸暨市楓橋鎮創造了化解基層矛盾糾紛的“楓橋經驗”。50年來,“楓橋經驗”的基本精神不動搖,而且被不斷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傳家寶”不但沒有失效,反而更加成為社會穩定的堅硬磐石。
“楓橋經驗”為何能50年長盛不衰?因為它的精髓就是“走群眾路線”。
杭州市下城區長慶街道王馬社區會議室里坐著四位老人等待開會,他們是當地百姓議事組織的成員。其中一位樓長吳菊仙對記者說:“社區綠化帶里有人亂停車,還有人亂倒垃圾,大家準備商量一下怎么解決。還有人在陽臺上放的花盆太多,容易掉下來,我也過來反映一下?!?/p>
吳菊仙說:“好多事反映了,很快就能解決?!崩щy群眾、獨居老人、殘疾人、失業人員等每月必訪……這是王馬社區已經建立6年多的“66810”為民服務體系的內容?!傲氐健薄ⅰ傲卦L”、“八必報”、“10條為民服務線”,居民都耳熟能詳。如今,王馬社區的干部又把這一工作方法全面運用到了社區平安建設中。
社區黨委書記金穎說:“我們社區是老小區,老人黨員較多,而且比較熱心。在很多工作中,我們的樓道長、社區黨員、群眾骨干在發現問題、收集民意、和事調解上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p>
平安建設離不開扎實有效的基層基礎工作。村街社區、企業單位是社會的細胞。只有細胞充滿活力,身體才能健康;只有基礎牢靠、基層安寧,社會才能和諧穩定。
在新的歷史階段,把“楓橋經驗”堅持好、發展好,把黨的群眾路線實踐好,把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維護好,才能凝聚起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強大力量。平安建設的重點在基層、難點在基層,希望也在基層,必須密切聯系群眾、緊緊依靠群眾,充分整合社會各方面力量資源,切實形成整體工作合力。
“平安創建”離不開群眾的參與,他們既是和諧社會的受益者,又是“平安創建”的行動者。在浙江各地,各種富有地方特點的社會矛盾化解平臺紛紛建立。各種形式的志愿者將糾紛調解、普法宣傳、居民聯絡工作拓展到基層,有效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
在遍布杭州全市的“和事老”們的努力下,很多鄰里糾紛、家庭矛盾都被化解在萌芽狀態。到2012年底,僅杭州市備案管理的基層社會組織就已達8963家,成為基層社會管理服務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樣在寧波,17.2萬名社區“和諧促進員”的名頭也很響亮。
來自浙江省司法廳的統計數據表明,浙江省目前已在醫療、交通、勞動、物業等領域或行業建立行業性專業人民調解組織800余個,調處矛盾糾紛占全省矛盾糾紛調解總數的三分之一。2012年全省共排查各類矛盾糾紛41.4萬件,成功化解40.51萬件,化解成功率達到97.85%。
浙江省委省政府緊緊扭住群眾工作這條主線,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了“楓橋經驗”。把群眾路線與法治方式結合起來,支持群眾依法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圍。
“楓橋經驗”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為了群眾、依靠群眾、發動群眾——“走群眾路線”是“楓橋經驗”歷久彌新、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根本原因。堅持黨的群眾路線這個“傳家寶”,正在各地平安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實施決策惠及人民,不與民爭利。近年來,城鄉規劃、重點工程建設等問題,動輒牽涉群眾利益,易引發社會矛盾。江西南昌市在重大項目征收中,把握不與民爭利、用群眾工作法做動遷工作等原則,被征收房屋市場評估價就高不就低,最大限度讓利于民;黨員干部走訪基層單位和群眾,收集有關地鐵工程拆遷、老城區棚戶區改造等方面的意見建議,變“事后調解”為“事前預防”。2012年走訪群眾近30萬人次,收集各類群眾反映的問題4.9萬多件,贏得了群眾對重大項目建設的理解和支持。
群眾工作貴在建立健全科學民主決策和管理機制。湖北省建立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在重大決策之前先問群眾“同不同意”、“滿不滿意”,把好涉及群眾利益的“民意關”。兩年來,全省對4012個重大決策事項進行了風險評估,其中3549個事項準予實施、371個暫緩實施、92個不予實施。
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是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障。人們有理由相信,在新的歷史時期,“楓橋經驗”與時俱進、改革創新,必定能為“平安中國”打下堅實的基礎。
?
相關鏈接:
喜迎黨的十八大:以人為本 拆違建不拆民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