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領事司副司長翟雷鳴日前在上海舉行的“中國企業走進歐洲”論壇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在歐洲發生的涉及中國企業和人員的領事保護案件達到340多起。一些國家對涉華案件偵破速度比較緩慢,沒有有效遏制事態惡化。
翟雷鳴說,歐洲社會治安問題這幾年比較突出,涉及中國企業和人員,包括我們的訪問團組在大街上遭到搶劫、遭到偷盜的案件很多,個別的執法部門對涉及到中國企業和個人財產損失、人員傷亡的案件,偵破的速度是比較緩慢的,沒有有效地遏制這種事態惡化的勢頭。
翟雷鳴介紹說,今年上半年歐洲發生的涉及中國企業人員的領事保護案件達到340多起?!半m然大部分歐洲國家安全形勢總體不錯,但是部分地區治安惡化,對中國在歐企業和人員的影響在逐步顯現,尤其是對旅游團、旅行社搶劫偷盜案?,F在自媒體信息網絡非常發達,對公眾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翟雷鳴還提到,一些歐洲國家的簽證、工作、居留手續非常繁瑣?!氨热缯f在個別的歐洲國家,中國的員工申辦工作和居留許可證,居然要超過8個月的時間,給開展業務帶來很大不便。有些企業在這個審查的過程中鋌而走險安排中方人員做臨時工,這就面臨駐在國移民部門的檢查,對企業形象、業務開展、員工個人合法權益保護都帶來了很多危害?!?/p>
相關
專家建議中歐做“遠親”
今年是中歐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十周年。由中國公共外交協會與國家開發銀行、上海公共外交協會合作舉辦的以“中歐伙伴、合作共贏”為主題的“中國企業走進歐洲”論壇10月10日至11日在上海舉行。與會代表就歐洲經濟形勢、投資法律法規、文化傳統、企業公共外交等議題展開了深入研討。
國務委員楊潔篪十分關心此次論壇,希望參加論壇的中歐各界人士坦誠交流,增進理解,共商合作,為推進中歐關系進一步發展發揮建設性作用。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會長李肇星在論壇期間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企業走入歐洲不能是一錘子買賣,要鍥而不舍地堅持。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認為,中歐之間做遠親會更好。她說,“近鄰非常好,但是因為有地緣政治、地緣經濟的糾葛,總是親不了,總有摩擦,但是遠親非常好交,可以走得非常親。所以歐洲如果開放一些,使我們的企業能夠順利地公平地進入歐洲,它的市場會很大。 ”
前蘇黎世世界銀行北京首席代表劉志勤對歐盟和歐洲宏觀經濟不太樂觀。他舉出自己的親身經歷說,上個月去瑞士和德國出差連續多次遭遇火車晚點,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在當地的五星級酒店,30年來第一次丟了行李?!爱敃r不得不感嘆‘歐洲老矣’”。他認為,如果歐洲將經濟復蘇的唯一希望寄托在中國能夠大量購買自己的商品,恐怕永無出頭之日。
與會專家代表多次提到高福利政策拖累了歐洲,不過英國經濟學家羅思義認為這是一個誤讀?!皻W洲福利制度最好的國家是德國,最差的是希臘,可是在危機中德國表現非常好,希臘卻很糟糕。這說明福利制度并非罪魁禍首,事實上最關鍵的問題是投資水平太低和缺乏政治一體化。”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