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海南新聞>

    因"蝴蝶"下落不明者仍有48名 海上救援難在哪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3-10-14 15:38

    ????????對于臺風防范意識不足、海上避風條件差易造成漁民在自然災害中遇險。而我國海上救助工作亦存在諸多薄弱環節,在完善多渠道海上救助體系的同時,宜適當將搜救指揮前線和主要救助力量向南海前移

    ????????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臺風、強臺風——今年第21號強臺風“蝴蝶”從南海一路向北,來勢洶洶。9月29日下午,廣東和香港5艘漁船171人在西沙珊瑚島海域避風,由于臺風風力太大,其中廣東臺山籍兩艘漁船沉沒,60人落水,47人失去聯系,另有臺山籍粵臺漁62108船上28人情況不明,僅被駐島官兵救起1人。從9月29日晚開始,一場“南海大救援”緊急展開,截至10月10日,仍有46名漁民下落不明。

    ????????一些參與搜救的人員表示,部分漁民對于臺風防范意識不足,海上避風條件差造成大量漁民遇險。在搜救工作中也暴露出,我國海上救助工作存在諸多薄弱環節,在完善多渠道海上救助體系的同時,宜適當將搜救指揮前線和主要救助力量向南海前移。

    ????????多部門聯動緊急救助

    ????????9月29日晚,海南省海上搜救中心接農業部南海區漁政局電報,廣東和香港5艘漁船171人在西沙珊瑚島海域避風,由于風力大,其中廣東臺山兩艘漁船沉沒,60人落水。落水漁民被同行漁船和守島部隊救起13人,47人失去聯系,另有臺山籍粵臺漁62108船上28人情況不明。粵臺漁61008和香港船舶臺沙6198漁船共83人仍受臺風威脅,情況危急。

    ????????為此,海南省成立搜救應急領導小組,省政府辦公廳、省海洋與漁業廳、省海事局、南海救助局等部門全力協調展開搜救工作。29日晚間開始,海南組織協調軍地力量,全力搜救遇險漁船和失蹤漁民,三沙市發動出事地點附近島礁居民,連夜沿海岸搜查,盡最大努力做好對遇險漁民的救助工作。

    ????????一場“南海大救援”緊張地展開。大飛機高空轟鳴、直升飛機低空盤旋,海軍艦船、海警船舶、漁民船只來回穿梭……在浩瀚的西沙海域上,對于仍然下落不明的漁民展開緊急搜救。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搭乘交通運輸部南海第一救助飛行隊B-7304救助直升機,在事發海域看到:破碎的小艇和救生衣漂浮在海面。飛機艙里溫度近40攝氏度,海面上陽光反射刺眼。搜救人員跪在直升機的舷窗前對海面搜尋,眼看花了,用手揉揉,接著眺望,尋找幸存者。

    ????????“每一條船和每一架飛機都有固定的搜救責任區域和路線。”海南海事局副局長張捷說,從10月4日開始,廣東、海南等各方救援力量在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擴大了搜救范圍。其中,飛機的搜救區域擴大到3.8萬平方公里;船舶的搜救區域擴大到3.7萬平方公里,并重點加強了對無人島礁的搜尋。與此同時,海陸空全方位開展的“南海大救援”行動還首次開展了水下搜尋,進一步增強了立體式搜救力度。同時發布航行警告,要求過往船舶協助搜救。

    ????????海軍榆林基地命令駐西沙島嶼的官兵連夜開展陸上搜尋,在海上防臺的軍艦和值班艦艇加強海上瞭望搜尋。同時,三沙市協調西沙水警區組織艦艇及150人小分隊連夜搜救,并組織出事地點附近島礁的漁民及在琛航島避風的所有船只幫助搜查救助。

    ????????盡管三沙市受到臺風“蝴蝶”正面襲擊,百余間房屋倒塌,相關部門依然積極組織漁民參與救助與安置。三沙市新聞中心主任郭紅彥說,永樂工委仍組織漁民44人在羚羊礁、鴨公島等島礁沿岸搜救并組織船只將擱淺船上的本地獲救漁民和船上人員接到晉卿島上。

    ????????海上救助存在諸多“短板”

    ????????三沙市參與救助的工作人員王俊皓告訴記者,從搜救的過程來看,此次臺風造成的各方面損失嚴重。在西沙的琛航島避風的20艘漁船擱淺,5艘漁船被風浪打沉,港口碼頭也造成了破損。

    ????????多位參與救援的工作人員反映,這次事故暴露出在南海海上救助的多個“短板”,必須引起有關部門重視。

    ????????一是,南海海上緊急避風條件差,避風港口少,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三沙市駐島部隊介紹,出事的廣東漁船原本已接收到臺風預警報告,停留在珊瑚島附近瀉湖內避風。但漁民對“蝴蝶”的威力估計不足,在“蝴蝶”加強為強熱帶風暴后,沒有及時上岸避風,導致停泊在瀉湖內的漁船被臺風刮沉掀覆。

    ????????瓊海市漁政管理站站長符拉帥說,目前三沙缺少避風良港,很多漁船在作業時只能到最近的瀉湖里避風,唯一一個避風良港是琛航島的港口。很多島礁沒有可供停泊的錨地,島上的基礎設施配套仍然很滯后。

    ????????據記者了解,在三沙海域,可供避風的場所非常缺乏。有經驗的漁民在得知海上即將有風浪的消息后,如果不能及時返回母港,只能找最近的島礁或者瀉湖拋錨避風。瓊海潭門漁民王書文說:“老漁民對于在哪避風相對有經驗,但是誰也不敢保證那里就百分之百安全。”

    ????????二是,對于一些漁民來講,安全生產意識薄弱的問題急需引起重視。據瓊海市潭門鎮漁民協會介紹,一艘漁船一個航次回港之后,要做全船檢查、維修等工作,再次出海前,除了要買齊補給之外,一些作業設備如潛水衣、氧氣瓶等都要確保能夠使用。最重要的是買齊保險。

    ????????瓊海市潭門鎮鎮委委員戴于島說,出海前會要求船老大強制給船工購買保險,但是也存在一小部分漁民還對強制購買人身意外保險的規定置若罔聞,這是一種很危險的僥幸心理。而且在潭門鎮有一大批從湖南道縣遷移過來從事捕魚行業的漁民,大多在本地船主的漁船上打工,風險意識不強。

    ????????三是,受強臺風“蝴蝶”影響,西沙海域海況惡劣,對各項救援困難準備不充分。從30日早上8點到10點的海洋監測情況看,檢測到的最大海浪波高為4米,8點到10點監測到的有效波高分別為3.7米、3.5米、3.4米,抗風等級不夠的船只不能出海,海上浪大不利于救助船靠近,容易在救援時發生危險。

    ????????瓊海市潭門鎮漁民柯維秀說,在南沙作業最危險的就是這種情況,如果有臺風還可以提前準備,時間充足就可以把船開到一些島礁周圍或者瀉湖里拋錨避風,但是也不安全。如果海上突然來了一陣大風,那就沒辦法了,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聽天由命。“我們漁民最盼望的就是海上多些避風港!”

    ????????四是,部分地方政府搜救力量薄弱,應急機制有待加強。海南省海南海洋與漁業監察總隊執法指揮處處長朱金旺介紹,總隊30日10時接到救援的命令后,準備出動最大的執法船“中國海監2168船”從洋浦港趕往事發海域。但是這艘船抗風等級只有8級,海上陣風超過10級,根本無法出海,會耽誤搜救時間。“現在很大程度上還依賴部隊、交通運輸部、農業部的救助船,地方政府在搜救力量上還很薄弱,應急的機制還不夠完善。”朱金旺說。

    ????????完善多渠道海上救助體系迫在眉睫

    ????????多位參與救助的干部表示,海上發生事故后救助效率不高,這與我國的海上救助體系還不夠健全有關。據本刊記者了解,目前參與南海海上常規救助的力量有交通運輸部南海救助局的相關船只、漁政海監等部門的公務船和執法船以及軍隊的軍艦,空中救援力量需根據情況緊急調配。

    ????????多位受訪漁政干部建議,盡快完善海上救助體系,加強信息通報機制,盡快在南海建設避風、補給、救助等民用港口的基礎設施。

    ????????第一,完善海上救助的應急反應機制和部門協調機制,加快地方應急反應能力建設。在西沙晉卿島的漁業補給和救助基地需加快建設,海上民用避風港口也應該盡快規劃建設。

    ????????第二,加強海上作業漁民信息通報。符拉帥說,根據海洋天氣預報,地方漁政部門一般會提前2到3天將信息通過北斗系統發送給漁民,提醒他們緊急避風。而這次廣東漁船出事,從經驗判斷是忽視了臺風的威力,或者是沒有接到相關預警。從海南漁民沒有重大傷亡的情況就能看出信息通報的重要性。

    ????????第三,搜救指揮前線和主要救助力量應該向南海前移。多位受訪漁政干部表示,海南處于南海前線,但是國家級海上搜救指揮部和救助力量都不屬于海南,造成海南在搜救工作中的被動,建議應該把指揮前移、救助力量前移,對突發事件在能夠迅速反應的同時集中優勢資源進行海上搜救。

    ????????此外,受訪干部還建議,漁民安全作業意識薄弱的現狀不容忽視。漁業部門還要加大安全生產的宣傳力度,強化漁民和船員培訓,提高其安全作業的意識。

    ????????據記者了解,目前海上漁船作業存在的一些新情況,即作業人員已經不光是傳統意義上的漁民,還包括了來自內陸的漁工群體,他們對大海不是很熟悉,遇險時的判斷和處置能力不足,針對這一群體加強安全生產教育尤其刻不容緩。

    ????????西沙群島海拔都比較低,最高只有5米左右,缺乏遮擋物,避風條件差。潭門鎮的一些漁民建議,國家漁業部門應加大對西沙避風設施的建設力度,在中沙、西沙海域建設大型避風設施,例如在永樂群島的晉卿島礁盤再建一個具備漁船避風條件的大型漁港。

    ????????多位駐守三沙市永興島的邊防官兵表示,南海臺風大都經過西沙群島海域,在臺風來臨之前,海事、邊防、漁政部門及三沙市相關職能部門應積極動員大船漁民及大型貨船提前返回海南島避風,盡量不要在西沙群島避風。

    ????????10月10日,本刊記者從海南省相關部門獲悉,經有關部門研判會商,根據遇險人員海上生存規律和科學搜救原則,西沙遇險漁民搜救工作,從10日起由大規模搜救行動轉為常態化日常巡航搜救。組織駐地各搜救力量以空中搜尋為主,對重點水域、無人島礁繼續搜救,同時督促協調過往船只協助搜尋。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作者:傅勇濤 夏冠男] [編輯:周才能]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