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用“一兩黃金一頁書”來形容古籍的市場價值,可見古代書籍的罕見和珍貴。我省近日公布了首批《海南省珍貴古籍名錄》,54部珍貴古籍入選;公布首批“海南省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僅海南師范大學圖書館一家。
據了解,海師圖書館收藏的古籍以明代以后的刊刻本為主,收藏數量為13251冊,并建有近300平方米的古籍書庫。該校館藏的記錄“唐宋八大家”之一韓愈詩詞文章的明代徐氏東雅堂刻本《昌黎先生集》入選第二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該校館藏的33部古籍入選首批《海南省珍貴古籍名錄》。
16日,記者走進海師圖書館古籍書庫,感受了古籍保護過程中的酸甜苦辣。
□南國都市報 記者 許欣 實習生 侯佳華
庫房常年恒溫恒濕
在百度百科中,古籍是指未采用現代印刷技術印制的書籍。歷代流傳下來的古籍分為抄寫本、刻印本兩類,抄寫本即人工抄寫的圖書,刻印本即采用雕版印刷或活字印刷的圖書。據海師圖書館的工作人員介紹,據1991年所清點的數據,該館藏線裝書38875冊(含民國刊本、早期影印本),據2012年統計數據,該館藏有1912年之前出版的古籍700多部書共13000多冊。
進入海師圖書館8樓,打開古籍書庫的大門,樟木香味撲鼻而來,這里有幾十排樟木書柜,一萬多冊古籍均被分類存放。據了解,這些樟木書柜是數年前學校集中采購本地樟木,統一訂做的。
柜里很多古書顏色焦黃,部分書籍邊緣破損、墨跡淡化,無言地訴說著滄桑的歷史。“保護古籍的注意事項很多,除安排專人管理外,書庫里配有先進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以及紅外線監控攝像頭、消防栓、滅火器。此外,還有抽濕機、空調控制著古籍庫房里的濕度和溫度,如果溫度過高、濕度過大,會造成古籍的紙張老化或發霉。為使古籍得以延年益壽,庫房常年恒溫恒濕。”
為防止強烈的陽光傷害古籍的紙張,庫房還配有18幅雙層窗簾用來防紫外線。
各種各樣的小蟲子,被古籍保護者視為頭號敵人。80年代末,管理人員曾用六六粉置于書柜防蟲,后來發現這種除蟲方式雖然快速便捷,但對人對書都有傷害。有人建議放樟腦丸防蟲,但又發現投放樟腦丸在短期內有防蟲的作用,長期使用會使紙張的酸性增加,使紙張變脆、發黃,亦不可行。“今年我們嘗試用冷凍法來除蟲。”圖書館工作人員說,把書籍置于零下15℃-25℃的環境中,一連凍上4天,感覺效果不錯。
古籍凝聚幾代人心血
海師古籍來自何處?校方稱,這些書籍凝聚了建校以來幾代人的心血。海南師范大學前身為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的瓊臺書院,具有三百多年歷史的瓊臺書院,以及海南大學、海南中學、海南華僑中學的變遷,均從這些書籍中可見一斑。還有不少明代以后的刊刻本來自于部分古籍收藏者的捐贈。
“我們這里有不少古籍上蓋有捐贈者石光瑛先生的印章。”據圖書館工作人員介紹,石光瑛是浙江會稽人,清末應試科舉曾中舉人,后在中山大學等校任教,上世紀40年代左右,石光瑛先生將一批珍貴的文獻古籍贈予廣東黃埔中正中學,該中學在解放前夕遷往海南與海南華僑中學合并辦學,之后,這些古籍移交至海師圖書館收藏至今。
還有很多乾隆之前所出的善本,是由早期的圖書館工作人員從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地的古籍書店收購而來。“聽老輩人講,在五六十年代,買一本古籍只花幾毛錢。”目前的圖書館工作人員說。
30%的古籍需要修復
古籍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成果,具有不可再生性。為加強古籍保護,從2009年開始,海師圖書館的工作人員響應全國古籍普查工作,為每一本圖書登記造冊。“這是一次針對古籍的大盤點,詳細到每一冊、每一頁的尺寸、字數。如有破損,還要拍照記錄受損情況。”負責管理古籍的陳秀云說,這一工作一直持續至2012年。當時,她和另外幾位同事要加班加點地工作。“這次普查推動古籍保護工作往前邁了一大步。可以稱為古籍保護工作的重要里程碑。”
近日,海南省人民政府發文公布了首批《海南省珍貴古籍名錄》和“海南省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海師圖書館成為全省第一家“海南省古籍重點保護單位”。陳秀云認為,這是因為海師擁有獨立的古籍書庫,藏書量大,具有專門的保管人員和嚴格的保護措施。
據海師圖書館工作人員介紹,目前,針對古籍的保護力度正在逐步加大。比如說,學校專門從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引進人才,還專門派員工參加了古籍保護的培訓。“目前有30%的圖書需要修復,增加古籍修復設備和增加專業人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古籍數字化是必然趨勢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盡量減少移動是古籍保護的舉措之一,海師古籍閱覽室平時不向公眾開放,其開放服務有嚴格的管理制度,對有需求查閱古籍者,應提前說明來意,并由專門的工作人員取書。而且,古籍僅供室內閱覽,不得外借。
這意味著古籍的利用率相當低。記者隨機展開調查,該校很多本科生都不知道圖書館收藏有古籍,更不了解館內古籍的種類和名稱。
國內一些高校的圖書館已經實行“古籍數字化”服務。這是指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古籍文獻進行加工處理,使其轉化為電子數據形式,通過光盤、網絡等介質保存和傳播。通過網上數據庫不僅可瀏覽古籍善本原貌,還可閱讀流暢的文本文檔內容,而且具有強大的搜索功能,提高了古籍的利用率。
“我們至今沒有無接觸式復印等設備,暫時沒有實現古籍數字化服務的條件。”海師圖書館工作人員呼吁,不能讓古籍在圖書館里沉睡,為提高其利用率,古籍數字化是必然趨勢。
?
?
?
相關鏈接
54種古籍入選海南首批珍貴古籍名錄 向社會公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