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海口市民趙先生向特區報記者反映,海口市秀英區丘浚學校門前常年積水,暴雨之后,水位最高能達到50厘米,孩子們上學、放學都要從此路經過,踩著幾塊小石頭“過河”,既不方便又有安全隱患。記者走訪發現,該校位于水頭村地勢較低位置,且多個排水井蓋多年無人清理,導致淤泥堵塞。對此,校方稱,此路段屬秀英區管轄范圍,已進行調研,很快將進行整治。海口市秀英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他們調研并形成整治該路段方案,但因部分原因受阻,他們將聯合多部門盡快處理此事。
16日上午11時許,記者來到海口秀英丘浚學校門前,記者看到,校門前有一大片積水,長約10多米,寬約5米,水深約10厘米左右。在校門口一側的零售小攤旁邊,擱置5塊大小不一的石頭,不時有三三兩兩的孩子走過。部分家長騎著電動車沖過“小河”來接孩子,另一部分沒家長接送的孩子則踮著腳,踩著幾塊小石頭“過河”。
“每逢暴雨,校門口就會出現‘小河’,小孩子踩著小石頭過河,真替他們捏一把汗。”家住秀英區的趙先生對記者說,每天,他都要來接送孩子上學、放學,一到下雨天,整個校門口就一片汪洋,不少無人接送的孩子只能“踩著石頭過河”。
而原本家住海口市水頭村的李女士說,一到暴雨之后,該校門前積水最高達到50厘米深,很多騎電動車的家長車就壞在了路邊。她的孩子今年上六年級了,幾年來,根本沒人來處理積水問題,他們家長看到孩子“過河”上學,都替孩子擔心。據記者了解,該校門前積水問題自從辦學以來就存在。共有600多名學生,每天上學放學都要趟過這段“河”。
該校一名學生說,他們上學、放學都得格外小心,“踩著石頭過河”實在不容易。有次上學,恰好剛下完雨,他不小踩滑了石頭,結果摔了一跤,幸好只是弄破了手,弄濕了衣服和褲子,只好回家換衣服。他希望這條路能早日治理好,方便大家上學、放學。
村民:排水井蓋堵塞致常年積水無人治理
記者走訪發現,該校門前的路位于海口市水頭村,地勢較低,一下雨,水就會往該路段流。而這條路上的排水井蓋又都被堵塞,沒人來清理。“這里積水都好多年了,排水井蓋都被堵了,不積水才怪。”海口市水頭村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說,該路段是他上下班的必經之路,只要一下雨,該路段必定有積水。提到積水原因,他說,整條路有好幾個排水井蓋全部都被多年淤泥堵塞了,幾年來也沒有相關部門清理,久而久之,該路段就變得“逢雨必積水”。
在記者采訪中,多名村民也表示,該路段經常積水,給他們的工作和生活都帶來極大不便。記者注意到,從丘海大道至海口秀英丘浚學校,大約有500米左右的路程,整條路上基本上都存在積水。
部門:將聯合多部門盡快協調整治該路段
隨后,記者聯系到海口秀英丘浚學校校長張虹。“這條路不屬于我們學校管,秀英區已經有人來調研,很快就會治理此處積水問題。”張校長對記者說,該路段屬于秀英區政府管轄范圍,應該今年就會動工整治。當記者問及校方采取何種措施來解決學生上學不便時,張校長并未做出正面回應,只是強調,此路段不屬于學校管。
對此,海口市秀英教育局基教處的高主任表示,今年,他們接到該校積水反映之后,已經向領導匯報。為此,領導與各個部門,在今年8月,協商過處理方案。但是由于部分阻力,導致此事暫時擱淺,他們還將繼續與各部門協調,盡快把這段路整治好,方便學生和市民的出行。(記者張云)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