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一場特殊的畢業典禮在江蘇省南通中學舉行,780多名端坐在臺下的學生,都是已年過花甲、兩鬢斑白的老人。他們,就是上世紀60年代在通中求學的“老三屆”學生,當年因“文革”爆發,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洪流挾裹著他們匆匆離開校園,奔赴廣闊天地。昨天,母校為他們補辦畢業典禮,頒發遲到近半個世紀的畢業證書。
“這場典禮拖欠了近半個世紀,實在抱歉”
“初一(4)班的同學集合了!”“后排的同學請不要再說話了,保持安靜”……昨天上午,南通中學禮堂,在畢業典禮主持人的召集下,780多名當年的南通中學學生安靜了下來,仍然按當年離校時的年級,找到自己的班級,端坐在板凳上。他們中,年齡最小的也已年滿60歲。
1966年、1967年、1968年從南通中學畢業的“老三屆”初、高中畢業生,共24個班級1100多名學生。在當年那個特殊的年代,這群實際上并沒有完整讀完初中、高中的畢業生,中斷學業,被卷進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洪流中。
通中“老三屆”校友會是這場畢業典禮的組織和策劃者,校友會會長熊淦集告訴揚子晚報記者,為了籌備這場遲到的典禮,每位理事會成員都付出了很多努力,聯系同學、尋找資料、組織活動……63歲的“老三屆”女同學朱維莎身體做了手術,即使行動不便,她還是用了5個月的時間,搜集了大量資料,制作了30多分鐘的專題片。昨天的畢業典禮上,這部充盈著濃濃母校情、同學情,記錄著大家共同記憶和磨難的專題片,讓許多人潸然淚下。
面對臺下曾經風華正茂的通中學子,時任南通中學領導的張廷棲動情地說:“這場畢業典禮,拖欠了大家近半個世紀,實在抱歉!”
“補發畢業證書,一個同學都不能少”
“文革”中,學校一聲令下,這些畢業生變身“知識青年”,匆匆卷起鋪蓋,下鄉插隊接受勞動鍛煉。那時,雖然從學校畢業了,但同學們并沒有拿到畢業證書,有的拿到的是學?!案镂瘯碧畎l的“在我校高(初)中部學習期滿”的“證明信”。
“在我的記憶中,一直不能肯定自己從學校是否畢業?何時畢業?”這個問題,一直纏繞在包括管錚在內的許多“老三屆”畢業生的心頭。
為每位“老三屆”學生正式頒發一張認可從通中畢業的證書的提議,很快得到了南通市教育局和南通中學的回應,學校將為“老三屆”畢業生辦一場遲到了近半個世紀的畢業典禮,頒發一張穿越近半個世紀時光歲月的畢業證書。
近半個世紀的斗轉星移、滄桑巨變,1100多名“老三屆”畢業生中,已有100多人離開了人世,更多的人無法取得聯系,如何找到所有的畢業生?校友會費盡了周折,“即使再難找,也一個都不能少!本人去世了,畢業證書也要發到后人手上,讓親人們見證逝者精彩的求學歲月。”校友會會長熊淦集說。學校根據當年“老三屆”同學的學籍,制作了1102本畢業證書,基本上找到了全部學生或他們的親人。
1966屆高三(4)班共有45人,已經逝去5位,但還是制作了45本畢業證書。同學陸坤棟已去世12年,負責聯絡同學的莊建國老人四處打聽,在9月份終于找到了他的兄長;同學朱茂德已去世30多年,對他家中的情況,所有同學都一無所知,但莊建國沒有放棄,根據母校的檔案記載,艱難尋訪到50年前入學時提供的住處,才聯系到他已搬離老家的女兒。最讓人遺憾的是海門籍的同學陸建邦,從學校畢業回家后不久便精神失常而慘死,經過多方尋找,陸建邦既沒成家,也無親人,同學們商議,決定將已制作出的畢業證書擇地焚燒,告慰老同學的在天之靈。
“這不僅是證書,更是一段難忘歷史”
昨天的畢業典禮上,除了100多名同學因身體、公務等各種原因未能前來參加外,780多名同學重回母校,參加這場遲到的畢業典禮。在禮堂的主席臺上,一摞摞鮮紅的畢業證書整齊地擺放在桌子上。在他們的見證下,24個班級的班長分批走上典禮主席臺,像剛剛畢業的學生一樣,面對南通市教育局局長郭毅浩、南通中學黨委書記韓明飛等頒證人,肅立、敬禮、致謝,鄭重地接過全班同學的畢業證書。
打開一本本嶄新的證書,油墨未干、筆跡簇新,但這卻是已穿越了近半個世紀崢嶸歲月的難忘記憶。這些背景印著“紀念版”水印、蓋著學校和校長印章的畢業證書,上面記載著每位同學的學籍號和畢業證號,以及“修業期滿、成績合格、予以畢業……”的字樣。
記者還特別注意到,每位同學畢業證上的照片,竟是當年學生時代青春洋溢的模樣。原來,在選擇畢業證照片時,學校翻出了當年“老三屆”學生的學籍,將學籍上的照片一一翻拍、沖洗出來,貼在畢業證上。
今年64歲的陳曉華已從醫生崗位上退休,她于1965年進入南通中學學習。昨天領到畢業證書后,便迫不及待地打開,看著照片上年輕的自己,感慨萬千,“這不僅是一張證書,更是一段歷史,記載著我們的青蔥歲月,和屬于我們的難忘歲月?!?/p>
特殊的畢業典禮
像一場青春“聚會”
其實,這場特殊的畢業典禮,更像是一場師生會、同學會,很多人甚至幾十年未曾見面,離校時還是青春年少,現在已是花甲老人,如今重回母校,久別重逢,一幕幕感人的場面不時出現。當多年的老同學、老教師突然出現在自己面前,許多人像孩子般興奮地驚叫起來。見面后,一位位已步履蹣跚的老人互相擁抱、互道珍重,場面溫馨而感人;典禮上,還舉行了“老三屆”匯報演出,同學們表演了《我們的母?!贰ⅰ段迨甑碾y忘》等節目,并集體合唱《畢業歌》。
典禮猶如當年學校開會,老師坐在最前排,身后是各自班級的學生。“老三屆”學生代表向老教師獻上一束束鮮花,表達敬意。全場學生還面向恩師,深深地鞠躬致謝。和這些同學一起經歷了那段特殊年代的老教師,如今已是七八十歲高齡。今年83歲的老教師孫泉滿頭銀發,卻精神矍鑠,至今仍能叫出不少“老三屆”學生的名字。當年她是初一(3)班的班主任,在她記憶中,南通中學“老三屆”同學都是從全地區招來的尖子生,然而,“文革”中,他們的人生軌跡就此改變,也成為她從教幾十年來,心中最深切的“牽掛”,當看到學生深深地向自己鞠躬時,老人再也抑制不住眼中的淚水,“好激動好激動,這些同學們很不容易,歷經了磨練后還能堅強成長,我為他們驕傲!”(通訊員錢杰揚子晚報記者 郭小川)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