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9個月國有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0.5%
今年前三季度,納入本月報統計范圍的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和應交稅費同比增長,國有電力、電子和交通等行業利潤增長明顯。
不過,總體而言,國企盈利能力不及私營企業。而且中央和地方分化明顯,地方國企花得多,但賺得少。有業內專家表示,四季度經濟步伐可能放緩,國企盈利可能會回調。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中國鐵建在內的多數央企巨頭在最新一期財務報表中故意“隱瞞”招待費項目,并受到市場的猜測。有分析認為,因監管需要,央企壓縮業務招待費用不會沖擊上市公司業績。
文/表 記者張忠安
本報訊在國內三季度經濟平穩好轉帶動下,企業也可圈可點,其中,國有企業前三季度業績增長一成,不過,盈利能力弱于利潤增幅在兩成左右的私營企業。
國企前9月利潤1.77萬億
根據財政部數據,今年1~9月,國有企業累計實現營業總收入33.71萬億元,同比增長11%。其中,中央企業累計營收20.77萬億元,同比增長10%。不過,成本也保持同步水平,今年前三季度國有企業累計發生營業總成本32.44萬億元,同比增長11%。
前9個月國有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77萬億元,同比增長10.5%。應交稅費同比增長7.6%。不過,負債卻明顯增加,同期額度達到57.43萬億元,同比增13.8%。
前三季度利潤同比增幅較大的行業為電力行業、電子行業、交通行業、石化行業等,同比降幅較大的行業為有色行業、化工行業、煤炭行業、機械行業等。
不過,同期私營企業盈利能力明顯好于國企。已發布業績的133家私營企業前三季利潤總額為177.6億元,同比增18.46%,比同期國企利潤增幅高出近8個百分點。
地方國企利潤同比下降
有意思的是,中央企業和地方企業盈利明顯分化,其中,中央企業表現穩定,成本控制有效。而地方國有企業卻是花得多賺得少。
數據顯示,在今年前三季度33.71萬億元的營業收入中,地方國企貢獻了12.94萬億元,占比近四成,同比增幅為12.8%,好于央企10%的增幅。不過,收入增長得多,開銷增長得更多,前三季度整個國企成本增長了11%,地方企業增幅就達到了12.8%。另外,雖然收入不錯,但地方國企利潤總額只有4829億元,同比下降了2.4%,負債反而大幅增長了17.1%。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表示,四季度經濟繼續上行有些壓力,未來國企盈利或會回調。
多家央企財報“招待費”指標消失
分析稱 事件總體不會沖擊上市公司業績
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昨日國資委紀委書記強衛東透露,經查,中鐵建業務招待費支出總體上是符合規定,但依然存在不少問題,有66人被牽連。
不過,令投資者看不懂的是,包括中國鐵建在內的四大央企巨頭今年半年報集體“隱瞞”招待費。
去年現巨量“招待費”
今年中報竟無此指標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去年巨量招待費而備受市場質疑的中國鐵建等多數央企巨頭卻令人意外地選擇故意不披露招待費明細。記者對比中國鐵建、中國交建、中國水電和中國化學四大央企建筑公司半年報(最新一期披露詳細數據)數據發現,這四大央企集體未批露“業務招待費”這一財務指標。
如中國交建2012年半年報中,管理費用主要包括人員費用、研究與開發費、資產折舊與攤銷、業務招待費、差旅交通費、辦公費、稅金、招投標費、咨詢費、專業機構服務費和其他。而在今年的半年報中,再也找不到“業務招待費”這五個字了。然而,這項費用并不是一個可以隨便忽略的數據,2012年上半年,中國交建的管理費用合計為54.13億元,而業務招待費為3.24億元,是管理費用中的第四大開支項目。另外,2012年中國水電招待費為3.43億元,而到今年上半年,這一財務指標也消失了。
有分析指出,作為大型國企,巨量業務招待費都招待了誰?是不是能夠公布一下招待的明細?
企業或會主動壓縮招待費
有投資者認為,作為建筑公司,請客吃飯,送禮拉關系似乎已經成為潛規則,招待費突然大幅收縮,會不會影響上市公司業績。有專業人士認為,可能會對相關人士有些影響,但預計不會對業績造成沖擊。數據也顯示,今年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接近50億元,同比增長了47%。
雖然中國鐵建等央企建筑公司在半年報中“隱瞞”了業務招待費,但根據國資委紀委書記強衛東透露,中國鐵建承諾今年的業務招待費用將下降10%,而今年上半年招待費總額同比下降了20%多。
另外,中國鐵建高額業務招待費事件中,通報批評57人,黨紀政紀處分8人,移送司法機關1人。因此,有投資者擔憂,在監管層介入調查后,會不會影響上市公司的人事變動甚至是業績波動。
“中央出臺相關規定,特別是這些央企,可能是重點監管對象。這種情況,企業也會主動壓縮此類開支。因此,預計不會影響到多方工程利益關系,也不會沖擊業績。”有私募人士昨日晚間對本報記者表示。
從財務數據看,負面影響也不大。根據半年報,中國鐵建業績大幅增長46.58%。中國交建中報凈利潤達53.54億元,同比增幅超過一成。中國化學上半年業績增長了16.73%。同時,受益于需求回暖,部分央企連續獲得大單合同,如中國化學17日公布稱,該公司雙鴨山龍煤天泰煤制10萬噸/年芳烴項目工程承包合同,總金額約23.3億元。截至9月末,中國化學累計新簽合同額617.58億元,其中國內合同額457.11億元,境外合同額160.47億元。累計實現營業收入448.53億元,與去年三季報中披露的380.58億元營業收入相比,增長了17.85%。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