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下午,一名來自海口瓊山的中年婦女在瓊海南門市場兜售有毒的黑馬蜂,引起眾多市民圍觀。該婦女攜帶底部直徑約30厘米的錐型蜂巢,蜂巢周圍是密密麻麻的黑馬蜂,馬蜂和蜂巢被裝在尼龍袋子里向圍觀群眾展示。
毒蜂連蜂巢一起叫價300元
該婦女稱,這些新鮮的黑馬蜂和蜂巢采自海南永興山區。黑馬蜂泡酒有治療風濕降低血壓等藥用價值。
記者注意到,這些黑馬蜂每只大約3厘米長,在尼龍袋子里嗡嗡亂竄。那賣蜂的婦女說,蜂巢里面還有大量幼蜂,可以炒菜吃。而那些成年馬蜂可以馬上拿來泡酒。用高度數白酒泡野馬蜂三個月,就可以拿來飲用。
該婦女還表示,如果誰愿意出300元購買,她可以用戴橡膠手套的手伸進尼龍袋子,10分鐘就可以全部抓住那些黑馬蜂,放進白酒制作成馬蜂藥酒。
這些讓人有些懼怕的黑馬蜂引來許多旁觀群眾。在場群眾一致認為馬蜂泡酒可以治療風濕等多種疾病無疑。現場還有一男子拿出一大罐已經泡了黑馬蜂的白酒給圍觀群眾看,說這是他剛剛泡好的馬蜂藥酒,準備3個月以后拿來治療風濕。
然而,那么多圍觀群眾,卻沒有一個人意識到一旦這些馬蜂從尼龍袋子里逃出蟄傷人群,有可能會帶來滅頂之災。
海南近年多次發生黑馬蜂蟄人死亡案
小小的野馬蜂,不了解的人并不以為然。但是,近年以來多次發生的黑馬蜂蟄人死亡的案例,卻向那些輕視這種昆蟲的人們敲了警鐘——
2010年7月13日,澄邁縣一名兩歲男童被馬蜂群追蟄傷,經搶救無效于13日晚身亡。被馬蜂群追蟄傷的男童叫鄭經俊,時年兩歲多,海南澄邁縣大豐農場美玉村人。據當時負責搶救的醫生說,,鄭經俊11日晚7時許入院時,身上有30余個馬蜂針口,病情危急。12日凌晨出現肝功能嚴重衰竭,同日肝、腎等多臟器功能衰竭死亡。
據了解,2010年7月11日下午,鄭經俊是在外婆家菠蘿蜜樹下玩耍時,兩個4歲多的表姐由于好奇捅了菠蘿蜜樹上的馬蜂窩,群蜂傾巢而出追趕三個孩子亂蟄,兩個表姐跑得快而幸免于難,鄭經俊的頭、手、腳、肚皮、屁股等多處被馬蜂蜇傷。受傷后,鄭經俊的父母立即將他送到當地衛生院救治,因當地醫生無力醫治,當晚7時許,鄭經俊被送到海南省農墾總局醫院兒科進行搶救。
2013年8月24日,海南一七旬老太戶外遭馬蜂叮傷中毒身亡。
2007年10月30日,一農民在瓊海打工時被毒馬蜂蟄傷住院,不久后死亡。這名來自湖南的農民工名叫陸發友。他住院后的病歷標明:毒蜂蜇傷送院,心跳呼吸停止,因過敏性休克導致并發癥死亡。
專家:馬蜂雖有藥用價值但危險
就馬蜂蜇人致死的事例,記者采訪了海南大學生物系有關專家。據專家介紹,馬蜂又叫胡蜂,胡蜂科昆蟲為大型昆蟲,體細,黃色及紅黑色,有黑色及褐色斑點及條帶。胸部與腹部寬相等。翅狹長,靜止時縱折。馬蜂體瘦長,有較光滑堅硬的外殼,上顎發達,觸角呈絲狀,腹部呈紡錘狀,末端有螯針,蜇人時能排出毒液,用以自衛。
專家介紹說,由于馬蜂含有神經性或血液性毒素,報復性強,攻擊人畜甚至可以致死,專家建議不要亂捅馬蜂窩,惹得馬蜂 “發火”時可以趴下不動,千萬不要狂奔,以免馬蜂群起追擊。
但馬蜂又有很大利用價值。比如蜂窩里的蜂蛹含有很高的蛋白質,是難得的美味。蜂窩本身又是一種藥材,它的成分很復雜,含有蜂蜜、蜂蠟、蜂膠等物質。用現代技術提取的蜂膠比較珍貴,它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蜂巢對治療過敏性鼻炎等也有效果;蜂毒也有藥用價值。民間偏方有用馬蜂、蜂巢泡酒治風濕病的說法,也有一定效果,還有人用活蜂蜇人治病,以毒攻毒,這是比較危險的偏方。蜂巢用水煮一煮,再用來洗澡還可以增強人體抵抗力。
專家提醒:馬蜂蜇人最嚴重時可致人昏迷甚至死亡。發現蜂巢應繞行,如果誤惹了蜂群招至攻擊,要用衣物保護好頭頸,反向逃跑或原地趴下。如果已被馬蜂蜇傷,可挑出蜂刺,但不要擠壓,以免毒素進入體內。然后用氨水、蘇打水甚至尿液涂抹被蜇傷處,中和毒性。
?
?
相關鏈接
城區臟致馬蜂滋生1月內連奪7命 專家:遇它站定?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