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再次看到兒子已是一年之后,更讓他傷心的是,兒子竟然成了小偷。前天晚上,吳先生在石碶派出所里失聲痛哭。
如果不是因為偷東西被帶到派出所,他不知道要何時才能見到這個14歲的男孩。
可小吳卻堅持不肯回家,面對父親的眼淚,他只是一聲不吭。
這對父子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
失蹤1年后
14歲兒子現身派出所
前天下午2點左右,石碶后倉村沈家一幢民房里,主人方先生聽到廚房有異響,走進一看,一個人背對著自己,半個身子鉆在冰箱里面翻著什么。
“你在干什么!”他大聲吆喝,一個十三四模樣的小男孩驚恐地探出頭來,轉身拔腿就想從廚房的后門逃走。
方先生一個箭步,抓住了孩子的肩膀。
“叔叔,放了我吧,我肚子餓,我就想找點吃的,求求你!”小男孩可憐巴巴地說。
確定家中沒有財物失竊后,方先生開始詢問小男孩的來歷。
可不管他問什么,小男孩都不回答,只是一個勁地求饒。無奈之下,方先生向石碶派出所報警。民警趕到,把小男孩帶回到派出所。
可情況沒有什么改變。不管民警問什么,男孩閉口不答,一直低著頭。連夸帶哄,磨了半個小時嘴皮,男孩終于開腔了。他自稱姓吳,14歲,象山石浦人。
“你為什么會在石碶?你家里人現在在哪里?”聽了民警的話,孩子又沉默了。
“得知名字后,我們就上網去查,發現身份是對的。但令我們驚訝的是,男孩父親去年10月10日在石浦當地派出所報了人口失蹤案,也就是說小吳已經在外面流浪了1年多了。”
民警輾轉聯系上了小吳的父親。
爸爸幾句責罵
兒子離家出走
說聽兒子找到了,電話里的吳先生非常激動。他幾乎是立刻啟程,趕往石碶。
在等待吳先生的這段時間,民警和小吳攀談起來。
對于這一年多外面的生活,小吳說,因為小偷小摸,他已經被抓住過三四次了,其他便沉默不答。
晚上9點多,吳先生趕到所里,看著消失1年多的兒子,他淚流滿面。
45歲的吳先生說,說自己30多歲才有了這個兒子,對他特別溺愛,平時什么都順著他,加上自己工作忙也沒好好教導他。也許是這個原因,小吳的性格慢慢變得叛逆起來。他經常不去上學,逗留網吧,夜不歸宿,還結交些不三不四的朋友。
去年10月6日,吳先生罵了小吳幾句,小吳一賭氣,離開了家,本以為他會像以往一樣錢用光了就會回家,可是過了4天也沒見兒子回來,于是他報了警。
從此他尋遍了所有的親戚、同學的家里,網吧,電子游戲機房,都沒有小吳的音訊,他說晚上睡覺的時候,他和妻子都會哭著從夢里醒來。
民警苦勸一小時
男孩終于答應回家
眼看找回了兒子,可吳先生卻高興不起來。
他準備帶小吳一起回家時,兒子卻一口拒絕:“我不跟你走。”
面對兒子,老吳沉默了。
“你才14歲,還是讀書的年紀,你也知道偷東西是不對的……”
望著無奈的吳先生,民警開始勸導小吳。苦口婆心說了一個多小時,小吳終于同意跟父親回家。
他還跟這位民警叔叔交了個朋友。民警說,如果今后有什么困難可以隨時聯系叔叔傾訴。小吳也向警察叔叔保證,自己以后不會再輕易地離家出走了。
民警說,雖然小吳不肯說這一年來的生活,但他猜想孩子一個人沒有錢沒有親人在外面流浪了那么長時間,當中的歷程一定非常艱辛。
“家長應該關注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一點一滴,同時也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別因為自己沒有時間而忽略了孩子的性格養成。”這位民警如此總結。(通訊員李績 記者 王波)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