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旭陽照片。
河南洛陽新安縣,胡萬林非法行醫致云旭陽死亡案發賓館。圖/CFP
云旭陽行醫時的名片。
胡萬林。
■ 人物介紹
云旭陽
23歲,河南漯河臨潁縣人。這名曾經的大學生因癡迷中醫退學,相信“網絡名醫”學習自創針灸技術,進而修煉功法,走上迷信的“歧途”。最終參加“神醫”胡萬林的學習班,并死于胡的“獨家良方”——“五味湯”。新京報記者孟祥超 河南鄭州報道
8月29日中午,河南漯河臨潁縣云莊村23歲的云旭陽揣起1000元錢,把衣服和一本中醫書塞進塑料袋,坐上母親的電動車直奔汽車站。
兩年前,還是大學生的云旭陽迷上了中醫。拜師、開館、再拜師。再后來,這個對世界充滿好奇的青年,開始學習玄學甚至與神鬼有關的東西,一度出現了幻覺。家人擔心他“走火入魔”。
而在此時,云旭陽遇到了胡萬林。
上世紀九十年代,胡萬林一度被奉為有特異神功的“神醫”,號稱能用芒硝治百病。他也被指致使數人經其醫治后死亡。其中一名死者,即原漯河市市長,是云莊村民的父母官。
2000年,胡萬林因非法行醫罪獲刑15年。2011年,胡萬林減刑兩年出獄。
這是一次致命的相遇。見到胡萬林的第三天,云旭陽喝下胡萬林“獨家良方”死去。
胡萬林的“學習班”
云旭陽和來自各地的學員希望學習胡萬林“治療百病”的“醫術”
云旭陽死亡前,曾跟隨湖南的師傅陳永康學習針灸。今年8月,云旭陽向陳永康咨詢胡萬林的“自然運動療法”(后簡稱“療法”)學習班,還與陳永康相約一同報名。
陳永康的另外兩名學生秦昌武和唐孟君曾是胡萬林出獄后的學習班的“一期學員”。
據秦昌武回憶,第一次學習班一共有十幾個人。地點是在鄭州的呂偉家,一個小區的單元房里。秦昌武聽說,胡萬林2011年刑滿釋放后,一直住在呂偉家里。
新安縣警方公布的信息稱,呂偉,43歲。她在網上宣傳胡萬林能夠治療百病的信息,并通過QQ組織人員學習胡萬林親授的“療法”。
秦昌武在早已練習“療法”的唐孟君介紹下,參加了為期7天的“一期學習班”。但他覺得學得不夠,又參加了第二期。在秦、唐二人的引薦下,陳永康、云旭陽師徒也一起報名,成為“二期學員”。
此時,胡萬林已經出獄將近兩年。
胡萬林,1949年出生,曾兩次入獄。在著名作家、權威報紙、雜志,甚至是政府官員的“包裝”下,用芒硝包治百病的胡萬林,曾成為全國著名的“神醫”、“當代華佗”。但經胡萬林治療過的患者中,先后有十數人死亡。
人們因為各種機緣聚集到胡萬林的“學習班”里,他們都希望學習胡萬林“治療百病”的“醫術”。
秦昌武也看到過胡萬林的“負面報道”,但他認為,胡治療的都是疑難雜癥,出現死亡案例并不奇怪。他看到十幾年前電視臺對胡萬林的采訪,對胡萬林深信不疑。
44歲的湖北人魯禮軍的孩子去世前患白血病,全家跑遍了各大醫院,還是沒能救孩子的命。今年8月,他和妻子一起參加“第一期學習班”,交了一萬元學費。“胡老師不要錢,是我們主動給的”。
奪命“五味湯”
學員按胡萬林指導喝“五味湯”,并大量飲生水以引發嘔吐“排毒”,云旭陽喝完湯后死亡
今年8月,在參加胡萬林的“療法”學習班前,陳永康和另外3個人還專門按照胡萬林的藥方買了100克芒硝。每人25克喝下去,結果陳“沒吐”。
陳永康的徒弟秦昌武和唐孟君都是胡萬林的“一期學員”。學完后感覺他們效果“非常好,精神得不得了”,因此推薦陳永康也參加。
8月29日,云旭陽前往洛陽學習“療法”,但他只是告訴家人說去洛陽參加一個中醫研討會。
8月30日,在洛陽一家賓館,陳永康見到了云旭陽。他說,這天他們按照胡萬林指導都喝了“五味湯”。陳永康稱這是一種用醬油、醋、鹽、糖和咖啡沖對的湯水,“根據自己的口味調制”。
學員魯禮軍夫婦則聽從了胡萬林指導,做了20來分鐘的運動:搖頭、晃肩,甩手。最后手都甩腫了。胡萬林告訴他們,腫一腫是好事,有利于消除身體里的淤堵。
陳永康說,他們還喝了很多生水、洗了冷水澡,吐得很好。云旭陽當天也“吐了”。按照胡萬林的說法,吐意味著排毒成功。
8月31日,云旭陽和十幾名學員住進新安縣一處景區賓館。
回到賓館,他們第二次喝下了“五味湯”。這一次,陳永康先后喝了十幾斤水,吐了5次,他感覺很成功。
據一名學員回憶,云旭陽喝完“五味湯”后,情緒變得暴躁,還罵人。胡萬林當場說,這是屬于正常現象,上次有幾個學生也這樣。
幾小時后,云旭陽經搶救無效死亡。
新安縣公安局的鑒定意見通知書顯示,該局對云旭陽死因的鑒定意見是“云旭陽符合飲用含芒硝(類)的液體后引起惡心、嘔吐等,合并腸炎和上呼吸道感染導致機體脫水、水電解質平衡紊亂和急性呼吸循環功能障礙而死亡的征象”。
22歲針灸醫師
云旭陽因癡迷中醫退學拜師,沒有醫師執業資格,卻開理療館為村民針灸
在迷信胡萬林及其“療法”前,云旭陽曾癡迷于中醫。
2011年下半年的一天,鄭州中醫孟華偉的醫館里來了一名20來歲的患者,自稱患有腰腿疼,想針灸除病。
在孟華偉為其針灸治療后,對方堅持要拜孟華偉為師,并稱此前的“腰腿疼”,是在試探孟的本事。
孟華偉拒絕了對方兩三次,“他急得都快掉淚了”。孟華偉最終收下這個學生。
這個青年正是云旭陽,當時在鄭州一所高校讀大三。成了孟華偉學生后,云旭陽放棄了大學畢業證。云旭陽的父親云文超聽兒子說,他打定主意,以后要吃中醫這碗飯,畢業證也就沒了意義。
在孟華偉的記憶里,云旭陽十分好學,膽子也夠大。學習了不到一個月,云旭陽就敢往自己身上扎針,這是很多中醫都不愿做的事。
云旭陽酷愛讀《黃帝內經》。今年1月,云旭陽在網絡空間里寫道,“這個世界上真正讓我抱著哭的書好像只有黃帝內經這一本書”。
學習之初,孟華偉給云旭陽立了規矩:在醫館,云旭陽只能跟著老師觀摩,不能給病人扎針。云旭陽非醫學專業學生,沒有醫師資格,因此學醫只能給家人調理身體,不能行醫。
直到云旭陽死后,孟華偉才知道,云旭陽在他的醫館學習了幾個月后,就模仿他當上了醫生。
去年7、8月,云旭陽在老家附近一個幾千人口的村子開了家康復理療館。22歲的云旭陽成了“主治醫師”。
在云莊村,云家的街坊四鄰都成為受益者,莊稼人常年勞作患下腰腿疼,經云旭陽針灸后,有些人確實感受到了療效。云旭陽還治好了他父親和奶奶的腰疼,醫好了小學老師的牙疼。
令云家人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天,一名患者大老遠跑到家里來求醫。云旭陽免費為其醫好病。在云旭陽的臥室里,至今擺放著兩面錦旗。
理療館生意不錯,最初兩個月,每月收入3000余元。云旭陽拿這些錢買了臺電腦。
拜師網絡名醫
“網絡名醫”傳授針灸,被指傳播封建迷信,引云旭陽走邪路
云旭陽“行醫”之初,孟華偉時常會接到云旭陽的電話,說正在為他的嬸子、大娘治療,請教一些方法。慢慢的,云旭陽的電話越來越少了,最后兩人就不再聯系了。
云文超看到,兒子在家時,就看醫學的書,還時常在自己身上扎針。一有空就坐在電腦前看中醫視頻。云旭陽的QQ上,好友中有上百名同行,加了十幾個中醫群。
今年年初,云旭陽坐上了前往湖南的火車,他要去拜一位“中醫名師”,學習另一種針灸術。云旭陽的這位老師名叫陳永康,今年58歲,湖南長沙人。
云旭陽告訴父親,在別人推薦下,他在網上看了些陳永康的視頻,覺得對方很有水平,便慕名前往。
這次學藝,連去帶回一共4天,實際學習也就兩天。云旭陽回家時,帶回了一套長得嚇人的針。這針比普通的針灸針粗好幾倍,針苗子有10多厘米。
云旭陽在網上的交友圈涉及幾十個群,有幾千人。這里面有中醫,有病人,也有愛好者。
陳永康說,“這里面如果有人學到了好的技術,就會推薦給別人。也可能這個掌握技術的人就當了老師,教給別人,每個人都是老師”。
按照陳永康自己描述,他在寺廟里學過素菜,開過車,當過維修工,自學過中醫。懂些佛、道知識,練過功法。但他并沒有當過醫生,也沒給別人看過病。
陳永康的這套針法,是他花了將近3萬元錢向一個重慶中醫學來的。陳的師傅據其自稱是自己潛心研究《黃帝內經》,發明了這套針法。
今年初,云旭陽成了陳永康30余名弟子之一。云旭陽稱陳永康為師傅,稱其他學員為師兄弟。
云文超認為,是陳永康把兒子帶入了邪路,最終導致了云旭陽死亡。陳給云旭陽灌輸了很多迷信的思想和書籍,云旭陽后來參與的已經不再是中醫,而是迷信。
在云家,一張便簽上,開頭即寫著“熟讀而精靈自啟,深思而神鬼可通”。云文超說,這是云旭陽從陳永康家帶回來的。
陳永康則反對這個說法。他堅持稱,只是教給云旭陽針法和如何磨針。
錯誤的預測
云旭陽開始相信迷信,修煉功法,并偏執認為自己有預測未來的能力
學了新針法后,云旭陽理療館生意也變得蕭條了。
找云旭陽治療的人越來越少,后來就沒人就診。有人看了又粗又長的針灸針,嚇得不敢扎。云旭陽的兩個姨被大針扎過,說針眼疼了好幾天。云旭陽的母親說,兒子堅持只用大針,不用小針。
云旭陽也不再行醫上花費心思了。云文超見到兒子經常呆在家里看書、上網,他擔心孩子是不是“走火入魔”,為此還專門找兒子談過這事,但云旭陽說不會有事。
今年8月19日,在與師傅陳永康的聊天時,對方給云旭陽傳了一份《禪門丹法真口訣》。云旭陽稱修煉后能看到一幕幕朦朧的圖像。
云旭陽還練習“閉眼識字”。“剛開始眼前所看到的景象慢慢消失,最后什么也看不到,出現一塊大石頭,2秒,瞬間消失。”
對此,陳永康夸云旭陽,“(修煉)已經很不錯了”。
云家的一位親屬稱,云旭陽曾稱預見這位親戚賭錢會贏,結果他真的贏了錢。這位親戚認為,這原本是很正常的事,但云旭陽會認為是自己“預見未來”。
其實,早在一年前,云旭陽就認為自己有超能力。當時一位病人找到孟華偉時,他有不祥的預感,結果孟與此病人真的發生了爭執。云旭陽也將這歸結為“人有預測未來的能力”。
8月14日,云旭陽接連發了3篇“預測未來”的帖子。其中,預測到他未來幾年的醫術會進步很快,“可謂飛速地上升”。
半個月后,帶著對醫術“飛速上升”的憧憬,云旭陽來到了胡萬林的學習班,并死在“學習”過程中。
(原標題:“神醫”胡萬林“學徒”之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