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來自四川的徐先生向南海網記者反映,一個月前,他侄子在三亞一私人建房的工地干活時,不小心從三樓墜下,導致脊椎骨斷裂,已花費8萬余元,醫生說要靜養一年以上,所以希望房東賠償損失,但卻遭到對方拒絕。
房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不是拒付治療費,已經人道主義支付了3萬元住院費,我希望通過法律程序進行責任劃分,然后賠償”。據悉,目前三亞市勞動部門已介入協調處理。
工地干活三樓墜下致脊椎骨斷裂
據徐先生介紹,他是一名建筑工人,在三亞做建筑已經10多年,兩年前剛新婚的侄子也跟著他到三亞“闖蕩”,一起在工地干活,掙點錢補貼家里開支。今年9月28日,侄子小徐被老鄉介紹到紅沙一工地干活,工地是一家私人房東的房屋,可干工第一天就出事了。
“我當時是在另一個工地干活,一聽到侄子從三樓摔下,心里完全慌亂了,畢竟是跟著我到三亞的。”徐先生告訴記者,他接到工友的電話后,飛奔到侄子所在的工地,聽工友說是因為上水泥的人字梯踩空,侄子才從3樓摔下,送到425醫院治療后,被診斷為脊椎骨斷裂,醫生說至少要休養一年以上。
4日上午,記者見到了剛出院的小徐,目前還不能下床走路,只能躺在床上靜養,腹部綁著固定繃帶。小徐說,老家還有兩個小孩,最小的才出生幾個月,家里開支很大,因為沒錢治療了,所以提前出院,醫生說只需要臥床靜養就好了。
小徐的叔叔告訴記者,從住院到出院已經花費8萬多元錢,房東僅支付了3萬元,后期的賠償對方不愿支付,侄子要休養一年以上,這樣就不能到工地干活掙錢,家里還有一家子人要養活,他希望房東要賠償相應的損失,所以提出了16萬元的賠償金額,卻遭到對方拒絕。
房東:希望通過法律程序劃分責任
隨后,記者從徐先生處獲得房東的電話。問及小徐的賠償問題,房東方的負責人陳某表示,自己并不是不愿意賠償,小徐住院期間,他已經基于人道主義支付了3萬元治療費,但是關于后期的賠償,他希望走法律程序解決,讓法院劃分雙方的責任范圍,這樣會更合理。
陳某還說,事后到現在已經一個多月,他和對方家屬已經協商過,希望能私下解決問題,可雙方提出的要求都沒法讓對方接受,幾次協商都沒有結果,于是考慮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律師:盡快申請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當事人的家屬已經將材料上報三亞市勞動部門,目前,勞動部門已經介入調查。
針對上述案例,記者采訪了三亞市律師事務所吳律師。據吳律師表示,此事可以通過協商解決,但如果協商不成,在能確定勞動關系的情況下,應盡快到工傷認定科、勞動能力鑒定科申請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然后根據鑒定結果申請勞動仲裁,這樣可要求對方按照工傷賠償,時效只有1年,超過了時效法律上便不支持了,也會因此喪失勝訴權。
?
相關鏈接:
10歲男童墜樓拷問“聽話的教育”?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