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最近很忙,沒有布置作業!”家住烏魯木齊市高新區(新市區)的王先生聽著5歲兒子如此說道并沒有多想,可是連續一周都是這個理由,讓他開始質疑。
王先生說:“上學前班后,兒子每天都會按時完成作業,可近一周來,兒子每天回來就會抱著電腦玩游戲,一問就是老師忙沒有布置作業,再多問就嘟著小嘴不高興,昨天下午我去接他放學,老師告訴我,兒子已經一周沒有寫作業了。”
兒子的作業本究竟藏在了哪里?王先生翻遍家里每一個角落都沒有找到,直到兒子的同桌從兒子凳子底下拿出來,王先生才發現,兒子竟然將作業本用寬膠帶全部粘在了凳子底部。
11月4日,王先生在微博上感慨道:“現在孩子太精了,這么點大,就能想出這個主意。”引來眾多網友的共鳴。
就此,烏魯木齊熙康心理咨詢服務部主任高明學說,每個人都有不愿承擔責任的本能。但作為孩子,當感覺有些事情實在讓自己不“舒服”,自然就會想到逃避。面對孩子的這些行為,切勿對孩子上綱上線,因為孩子只是出于一個最基本的心理需要。一方面,家長應該保持和老師的良好溝通渠道,及時掌握學校的情況;另一方面,家長和老師都應該嘗試著和孩子溝通,鼓勵孩子嘗試完成作業,并且讓孩子體驗到完成作業的成就感。(新疆都市報記者甘興華)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