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1月13日消息(記者謝舒 波特約記者黃培岳 陳世清 通訊員李盛蘭 實習生劉碧)近日,海口市擬優化調整濱海大道東段交通,形成4個循環交通組織,化解該道路日漸擁堵的問題,引起市民關注。記者從海口市公安局獲悉,這僅僅是海口市委、市政府實施城市管理年活動中有關道路交通秩序綜合整治工作的一個重要舉措。隨后,該局將會同有關部門,除封閉濱海大道上部分路口外,還將在全市主干道增設隔離護欄、統一護欄標準、增設紅綠燈系統、開展重點車輛整治,試圖破解日漸擁堵的主城區道路。
封堵濱海大道部分路口
據了解,濱海大道沿線項目多,大部分地塊小,項目毗鄰主干道,周邊沒有次干道或支路,造成只能在主干道開口,主干道開口較多。道路南半幅有33處開口,北半幅有19處開口。海口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在該條道路實施禁左行駛同時,封堵道路南北兩幅及中間開口20處,優化改造沿途單位開口組織8處,降低濱海大道兩側進出口車輛對直行車輛干擾。
現正開展濱海大道東段(濱海立交至玉蘭路口段)改造項目,拓寬主干道由原來的三車道變為四車道,增強該段道路通行能力。下一步將對濱海大道西段進行優化改造,同時會對濱海大道周邊交通片區(如:金貿片區、紅棉路片區等)交通組織進行梳理,進一步提高整個區域交通通行能力。海口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希望得到廣大司機朋友、封堵開口周邊的單位和居民的大力支持及諒解。
對130條機、非隔離帶路緣石進行降坡改造
近期,海口市有關部門將對濱海大道等道路約130條人行橫道線兩側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隔離帶的路緣石,及龍昆南路兩側人行道開口處路緣石進行降坡改造。
路緣石是在路面上區分車行道、人行道、綠地、隔離帶和道路其他部分的界線,起到保障行人、車輛交通安全和保證路面邊緣整齊的作用。海口市對人行橫道線兩側突起路緣石,以及對非機動車道與人行道同臺設計道路進出口處的路緣石進行降坡改造,是為方便非機動車,特別是電動車通行。
增設隔離護欄并統一標準
海口市計劃在國興大道、龍昆南路、龍昆北路、迎賓大道、丘海大道延長線、瓊山大道等7條主干道增設隔離護欄,總長度約4萬米,交通標志牌274塊;在55條次干道增設隔離護欄8萬多米,交通標志牌498塊。將統一隔離護欄的標準,包括規格、尺寸、樣式、顏色。據了解,由于歷史遺留原因,根據不同時期的不同交通需求,結合道路實際情況,海口目前隔離護欄大致分為0.2米、0.42米、0.6米、0.9米、1米、1.1米、1.3米高等7種隔離護欄。海口市此次將統一更換為1.1米隔離護欄,這樣可以很好的隔離道路對向車輛,也可以有效遏制行人隨意橫穿馬路現象,也起到優化城市交通環境作用。
增設紅綠燈并研究打通“堵點”
海口市計劃在20個交叉路口、20處路段人行橫道線增設紅綠燈系統,確保行人及非機動車過街安全、有序。過多的紅綠燈路口會不會影響道路通行效率,增加新的擁堵?海口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有關負責人表示,科學、合理的信號配時可以在增設紅綠燈后避免影響道路通行率。
該負責人還向記者透露,交警部門已經對海口交通堵點進行排查研究,梳理出69個“堵點”,將會同有關部門逐批逐期對交通堵點進行交通組織優化,緩解交通壓力。
整治“重點車輛” 進一步優化道路環境
從11月份開始,海口市市容、公安、城管、交通、農機等部門及各區政府,共出動執法人員1000余人,整治渣土車、“三車”、黑車(小汽車、中巴)、農用車(拖拉機)等重點車輛違法行為。
此次專項行動整治重點為:海口市區道路及機場、火車站、汽車站、輪渡碼頭等重點部位“三車”非法上路;農用車(拖垃機)違法入市;黑車(小汽車、中巴)非法營運;渣土車載物漂灑、超載超限;貨車占道擺攤、販賣水果蔬菜等違法行為。通過整治要使“重點車輛”的各種違法行為大幅減少,道路交通秩序明顯好轉,進而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
?
?
相關鏈接
期待“大城管”能破解城市管理難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