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盲人按摩院等待女兒下課,卻意外收獲了滿堂韻味悠悠的歌聲。
這位盲人技師是鄧麗君的粉絲,從1978年開始聽歌,35年內聽過偶像的歌曲上千首。自己可以流利吟唱的也有百十來首,模仿鄧麗君是他業余生活最美的調味——按摩時放自己的歌給顧客聽。
“這是哪個明星唱的真有味道?”
沈河盲人按摩院,一位正在按摩的大姐唇邊滑出溢美之詞,同時提出心頭疑問。孫傳增每每聽到這樣的贊揚,臉上立即堆滿笑,掩飾不住地開心。“這些歌都是我唱的,我是她的骨灰級粉絲……”孫師傅常常自我打趣,說他是按摩師里唱歌最好的,反過來說同樣成立,唱歌里按摩最好的。
來這按摩的顧客,年齡跨度極大,既有3歲大的寶寶,也有百歲壽星,不過所有的顧客都喜歡聽孫師傅翻唱的版本。一位沈陽音樂學院讀流行音樂的學生給出了這樣的評語:“你的聲音細膩委婉,非常適合唱江南小調。”
放歌給顧客聽,不僅是為了得到大家的肯定。“都市生活節奏快,很多人精神弦繃得太緊了,給大家放放老歌舒緩神經,就當做神經調理了。”
在附近銀行工作的白領劉小姐向記者描述了這樣的場景:多年前的一天,我還是個女學生,坐在晚歸的214路公交車上,那時的公交車還是板凳木椅,午后陽光打在上面泛出漂亮的金色,司機當時一直放著鄧麗君的歌,悠揚美好的飄蕩在車廂中,到了目的地都不愿起身離開,這樣的舊時光真的很美好。
多年沒有感受到的,在孫師傅這里又一次“穿越”了。
到錄音棚錄一首女神的歌
去年沈陽鄧麗君歌曲模仿大賽在遼寧大劇院落下帷幕,這是有生以來第一次,他踏入殿堂聆聽音樂。“模仿鄧麗君聲音像不像我覺得不重要,關鍵是否能詮釋那種感覺。”
孫傳增的夢想就是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參加一場模仿秀,到錄音棚錄一首女神的歌。如果夢想成真,那將是他最大的幸福……
生命從來沒有最差的時光,即使世界黑暗無邊,我們也可以通過聲音,劃破黑暗,迎接晨曦。
抱著收音機成百遍聽
1978年,13歲的孫傳增第一次在收音機聽到了鄧麗君的歌,那個年代到處都是樣板戲,偶然邂逅如此細膩婉轉的女聲,就好像密林中透過一米陽光,少年心頭充滿了欣喜與感動。
“我天生視力一級殘,從小沒讀過書,也不識字。”于是,孫傳增只能一次又一次的聽卡帶,將每個音符牢牢刻在腦子里,“有一次,我買了一本她的書,足有數百頁,幾乎是見到人就讓人家給我念一段,最后終于念完了,我也更能感受到她唱歌時的心境。”
從收音機到卡帶、從卡帶到U盤,從U盤到電腦錄制,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孫傳增接受音樂訊息的方式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唯一沒變的是對鄧麗君音樂的熱愛。“我在中國原創音樂基地有一個自己的網頁叫‘君歌再現’,女兒幫我注冊的,每天下班回家,最大的快樂就是錄一段歌,然后下載后與顧客們一同分享……”
雖然看不見,但是孫傳增也跟狂熱的青少年粉絲們一樣,家里貼滿了女神的畫像。有顧客問他這樣一個刁鉆的問題,“歌唱得這么好,是不是也有一段愛情難忘記?”孫師傅笑了笑,有點無奈:“這個真沒有,想象出來的感覺,就把幸福唱出來了。”(本報記者徐娜/文 李浩/攝)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