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合理解決后顧之憂
有關延遲退休的話題社會上已討論多時,如今《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正式表明,將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日前,商報記者就延遲退休問題在街頭采訪海口市民,多數人表示,理解國家政策,但需要合理解決系列后顧之憂。
據國內有關媒體報道,北京大學中國保險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研究團隊估算,如果不改革,到2048年,現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將累計收不抵支,完全枯竭。我國養老金的統籌賬戶將給財政造成巨大負擔。
針對延遲退休的考慮,記者了解到,清華大學提出了兩套實施方案,從2015年開始,到2030年之前完成改革工作。一套方案是從女性職工角度出發,從2015年開始,1965年出生的女性職工和居民推遲1年領取養老金,1966年出生的推遲2年,以此類推,到2030年實現女性65歲領取養老金。另一套方案是從男性職工角度出發,從2020年開始,1960年出生的男性職工和居民推遲6個月領取養老金,以此類推,到2030年實現男性職工和居民65歲領取養老金。此外,艱苦崗位的男女職工可以提前10年領取養老金。
據有關報道顯示,歐美國家提高退休年齡已經成為趨勢。美國的退休年齡已提高到65至67歲。韓國今年起,領取養老金的年齡由60歲調整為61歲,2033年將提高至65歲。相比之下,目前中國基本養老保險規定的男性60歲,女性50歲的法定退休年齡偏低。
圍繞國家以及研究機構提出的延遲退休以及領取養老金年齡的方案,在社會上引發了極大熱議,不少企業職工擔心自己60歲以后干不動,將陷入既沒工資又沒養老金的兩難之境。記者街頭采訪發現,海口市民亦有類似擔憂。
宋女士今年48歲,在某國企做著的三班倒的基層工作,“我身體不好,日思夜想就盼著趕緊退休,如果還要多做一段時間對我是個打擊。”44歲的杜先生在某物業公司任中層職位,他擔心的是,在憑業績掙錢的企業工作,到時候自己精力、腦力、體力難以適應企業的工作環境,很多單位又不接受老年工作者,就業的問題將難以解決。
相對中年職工的擔憂,年輕職工似乎考慮得更加積極,24歲的在建筑行業從事技術工作的曉輝告訴記者,了解到國家的政策走向后,他已經打算未來要多學點技術,多考相關證書,“反正離退休還有很多年,我可以在行業里面多積累,多晉升,努力提高工資和競爭籌碼,以后老了還可以做做顧問,養老金也能多發一點。”而28歲在美容行業工作的阿美則表示,養家壓力大,只能老老實實做到法定退休,與其擔心別的,不如趁年輕多鍛煉身體,保持健康,以后老了工作不至于力不從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