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昌平崔村鎮華夏龍苑墓地,工人正在施工。當地村民反映該墓園盜用在世村民名字建活死人墓,以應付上面檢查。新京報記者侯少卿 實習生 王飛 攝
非法墓地遭取締后繼續建,多位在世村民被建墓立碑;墓地工作人員稱此舉為應付檢查 核心提示
王和燕(化名)和代淑芝的名字,被用金粉寫上墓碑時,其實她倆都還好好地活著。
為她們立碑的是麻峪村后山的“華夏龍苑”墓地,這個墓地因村民舉報,曾在8月份被昌平民政局認定為非法墓地并取締。但三個月后,墓地又將滿園的碑立了起來,還出現活死人墓和有名無骨灰的空墓。記者調查發現,該墓地之所以出現活死人墓和空墓,是為了湊數滿足本村村民埋葬率,以取得農村公益性公墓證。為何費盡心思拿個證?在公認的風水寶地昌平,一個墓穴動輒炒到10萬元,暴利使得只允許安葬本地人的公益性墓地,也加入了分羹的行列?!八勒邽榇螅襁M去總不至于再扒出來吧?!?br/>
“新開的墓地把你名字寫到碑上去了?!?1月12日,村民告訴王和燕這個消息時,她有些錯愕。這個農婦50多歲,身體健康。
“新開的墓地”是指村西北翠華山的華夏龍苑。13日下午,將信將疑的王和燕來到華夏龍苑。她看到這個尚未完工的墓園墓碑林立,足有一千多個,有幾百個上面都寫著已故麻峪村民的名字。
其中一塊黑色的花崗巖墓碑上,她找到了用金粉寫就的自己的名字。
后山的活死人墓 王和燕的家人開始選擇向政府部門舉報這個墓園,“村里不只有我們家碰到這惡心事,太缺德了?!?br/>
在華夏龍苑的碑林中,王和燕還找到了已故丈夫的墓碑。其夫去世后,被安葬在了麻峪村后山的江石峪集體埋葬點,按照鄉俗,王和燕的名字也被一同刻在了碑上,只是她的名字并未被描色。
麻峪村村民說,今年五六月份,村里傳有人承包了村西北側翠華山下的荒坡,要建成一個公益性墓地,埋葬在周圍的已故村民的墳要遷過去。
“農村素有"遷墳易動風水"顧慮,遷墳遭到村民們一致反對。”多名村民證實,后來,又有人傳出墓地建設方懸賞千元動員遷墳,“沒聽說誰家把墳遷過去?!?br/>
王和燕丈夫的墓確確實實還在江石峪,這里怎么又有一塊他的墓碑?
王和燕很憤怒,質問華夏龍苑的管理員,憑什么不通過家屬就立碑?為什么把活人的名字也寫在墓碑上。
對方支支吾吾,并不認賬,說這是重名。王和燕報警,“民警來了,一瞧說這案可辦不了,這是大事?!?br/>
此時,墓地方一個負責人問她,你有什么要求?可以談。
代淑芝,呂鳳仙,她們和王和燕一樣,被立了活死人碑,只是這兩位70多歲的農婦已無力折騰。
在華夏龍苑,除了活死人墓,更多的是給麻峪村已故村民立的空墓,就像王和燕丈夫一樣,只有碑,墓穴里沒骨灰。還有原本合葬的村民,在這里被分開立碑。
多名村民說,他們打聽到的消息是華夏龍苑沒獲得政府批準,為了形成既成事實,就將葬在村周邊已故者的名字,謄抄了一份刻上華夏龍苑的墓碑。那些活死人墓,則是謄抄原有墓碑的工人不明就里,以為老墓碑上的名字都已故去,移花接木,結果給弄岔了。
村民稱,華夏龍苑旁原本就有一個公益性公墓,還有空墓,根本不用再建一個?!八麄兏揪褪谴蛑橛骞沟拿x向外賣墓地?!贝迕穹Q,這塊地是在村委會主任李廣棟主持下承包出去的。
“為了應付上面檢查” “我們這是給老百姓做好事。其實在這弄墓地賠錢。”土地承包方一王姓男子說。
活死人墓是否如村民所說為湊數搞了烏龍?
在記者前期調查中,曾到華夏龍苑探訪,一名叫小鄭的管理員在極力向記者推銷墓地的同時,也證實該墓地還沒拿到政府審批。
小鄭說,給很多麻峪村村民立碑,是為了應付上面檢查,我們說這里是麻峪村的集體埋葬點,滿足這個要求,得具備一定的本村村民埋葬率。
“村民來找又怎么了,這世界上重名的多了去了,他怎么證明碑上寫的這個人是他或他的親屬,民政過來查,能和村里的人名對上就行?!?br/>
當記者21日再次到華夏龍苑表明身份采訪時,小鄭一直瞄著一旁的一名男子。
這名自稱姓王的男子說自己是這塊地的承包方北京萬隆公司的,“我們其實是想利用墓地旁的那一大塊荒地,那塊荒地上有不少村民的墳,我們要把墳遷出來,然后在這塊地里種樹。”
他不承認華夏龍苑在賣墓地,“我們沒賣過,公益性墓地不允許對外賣。”
記者稱已有證據表明華夏龍苑向外銷售墓地,王姓男子面不改色,改口說確實有民政部門和鎮政府來查過,“截至6月份我們就賣了70個墓地,從那以后沒再賣過?!?br/>
對記者隨后拋出的“你們的工作人員前天還在向來人推銷墓地”的質疑,王姓男子瞪眼否認。
“一切事你都可以去問村委會主任李廣棟,他都知道。”對于記者提出的其他問題,該男子一概稱不知情。
但據之前小鄭所講,這塊地是萬隆公司以數百萬元的價格從村委會承包的,按照一期規劃2500個墓地計算,即使是以該墓園對外宣稱的最低價格9800元向外售出,也能賣到2000多萬元。
“跟你說,我們崔村鎮,有幾個村子的支柱產業就是賣墓地?!?1月21日,麻峪村所在的崔村鎮政府,一名鎮干部透露,在昌平當地,沒取得資質就開工建設墓園并向外銷售墓地的情況并不少見,“一個墓穴幾萬元,那都是錢。”
該干部稱,目前,允許向外銷售的經營性墓地較貴,像華夏龍苑這樣的非法墓園,因價格便宜很受歡迎。
嚴查公益墓地對外賣 “不可能說違法建墓者把規模整大了,民政部門有朝一日就會為其"轉正"?!?br/>
記者走訪多個只可安葬本地人、不可對外銷售的農村公益性公墓發現,“給錢就賣”的情況比較普遍。
華夏龍苑旁的華夏陵園,就是一個建園近20年的農村公益性公墓。19日,華夏陵園的現場負責人老張對記者說,這里的墓穴也可以對外賣,一萬多一個。記者稱擔心之后政府會找麻煩,老張大手一揮,“你放心,絕對不會,死者為大,只要埋在這,絕對不會再讓挪走?!?br/>
老張指著陵園里的幾座墓碑說,看,那些埋的都是外地人,“我們這很大一部分都是外地人的墓。”
而根據北京市殯葬管理條例(2001修正)明文規定,公益性公墓的管理者不得利用公益性公墓從事經營活動。
隨后,記者還探訪了盤龍臺公墓、桃峰公墓,這些農村公益性公墓對外銷售已成完整服務體系,有的甚至配備了班車往返市區,供外地選墓人搭乘。盤龍臺公墓一工作人員聲稱,一半的墓地都賣給了外地人。
昌平區民政局殯葬管理辦公室主任吳志勇說,他們也在對公益性公墓對外私賣的情況進行嚴查。
對于麻峪村的墓地,他表示肯定是非法的。因為從2002年開始,昌平區就沒再批過任何一個公益性公墓。
他還出示了區民政局關于取締華夏龍苑的決定書。另一份材料上,民政局到華夏龍苑執法時的照片。吳志勇說,對于華夏龍苑,“再大規模它也是非法墓地,有違規情況我們肯定會查處?!?br/>
崔村鎮黨委宣傳委員老楊說,麻峪村墓地的事是今年5月出來的,民政局接到村民舉報后反饋給了崔村鎮政府。經查明,在崔村鎮麻峪村行政區域內,土地承包方北京萬隆匯豐文化有限公司在其承包的麻峪村土地上私自興建墓地及附屬用地,占地面積約200畝,墓地約占面積6畝,截至6月,共建墓地約800個,已經售出70個,沒有埋葬麻峪村村民,因此不是集體埋葬點。
老楊說,鎮政府了解到情況后,對麻峪村墓地進行了檢查,鎮黨委、政府要求其停止施工,自行拆除,安排專人對施工單位進行巡查和看管。為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請民政局協調區土地局、規劃局配合執法,對違法者依法處理。
有村民說,正是這份調查,讓華夏龍苑開始為麻峪村已故者設空墓,并鬧了活死人墓的烏龍。
對于華夏龍苑里那些已經完成安葬的墓地,昌平區民政局殯葬管理辦公室主任吳志勇稱,民政部門只能對那些墓地現狀封存,并不再讓違法建墓者繼續向外銷售墓地,“消費者購買這些無資質墓地,權益根本得不到保護?!?br/>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吳振鵬 張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