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2月6日消息(記者 任錦雯)日前,《人民日報》就標準分的推行刊出了一則報道,提到目前海南成為全國唯一沿用標準分的地區。報道在島內引起了學生和家長的廣泛關注。就此,記者昨日采訪了部分高中學生、教師以及省考試局有關負責人。
學生:不太清楚怎么換算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僅是家長對我省現行的“標準分”制度不甚明了,就連天天上學的學生自己也并不是每個都清楚怎么換算標準分。海南華僑中學的李同學對記者說:“我們平時考試都沒有用標準分來核算,雖然老師講過怎么換算,但方法實在太復雜,我只是大概知道而已。”記者調查發現,除了高三的部分學生對標準分的換算有所了解,大部分同學都表示對如何換算標準分一頭霧水。“老師也沒有專門強調過這個,只是叮囑我們把復習做好,如果想要考名校,就不能有太弱的科目拖后腿,我覺得只要學習好了,用什么樣的計分方式,并不重要吧。”
老師:制度不可能完美
“標準分制度應該說在促進學生學科平衡發展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但任何一項制度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所以某些學科特別拔尖的學生的優勢,并不能完全得到體現。”省內某知名高中資深數學教師唐老師表示。
也有一些老師仍然比較自己更偏向于原始分的呈現方式。海南中學的吳老師說:“直接用原始分體現成績簡單明了,操作也更方便,畢竟標準分的主要依據是學生學科成績的全省排名,因此在平常的教學測驗中,我們沒辦法自己進行轉換,在一定程度上有些不便。”
政策:根據多項指標計算成績
目前,我省高考實行“3+3”的科目設置,成績以單科標準分和綜合標準分的形式公布。據省考試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標準分是由原始分推導而來、反映考生在所屬類別團體(理工類、文史類)中的位置分,位置越靠前,標準分越高。具體換算的過程為:每個單科,按照原始分對全省同一類別團體的考生進行排名,每名考生都有一個對應的位置,算出每個原始分以下的考生人數占團體考生總數的百分比,即百分等級。再由每個原始分的百分等級在《高考標準分與百分等級對照表》中查出它所對應的分數。
每名考生的單科標準分換算出來后,將乘以相應的科目權重,語文、數學、英語的權重均為1.5,其他科目的權重均為1.0,得到的乘積再相加,就會得到該考生的標準分總和。然后,將所有考生的標準分總和從高到低排序,根據排位的百分比等級在“對照表”中找出對應的分數。這個分數就是考生的綜合標準分。此外,基礎會考各科成績不進行標準分轉換,按各科卷面成績之和的10%計入高考投檔成績。綜合標準分加上基礎會考成績的10%,就是高考的最終成績。
省考試局:暫時仍將繼續推行
在推行了20多年后,我省目前的高考標準分制度是否會發生變化?對此,省考試局有關負責人明確表示,現行的標準分制有利于學生均衡發展,明確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和學科優勢,對選專業更有幫助,將會繼續推行。
?
?
?
相關鏈接
高考標準分制度推行20多年 僅剩海南省沿用?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