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發銀行依舊占據榜首位置,民生銀行和興業銀行近一個月融資余額增長的絕對值更高,北京銀行則奪得增幅第一
如果以網絡語言來形容投資者對于融資融券標的股的態度,“點贊”或許是表達融資買入的一個不錯的詞匯。《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目前來自大戶投資者甚至是機構的資金對于銀行股頻頻“點贊”。
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測算發現,截至12月4日,16家上市銀行的融資余額合計高達315.24億元,而同期作為看空指標的融券余額合計僅0.47億股。與二級市場相比較,“點贊”資金的規模著實不少:以12月4日為例,當日銀行股二級市場的合計成交僅為75.55億元,僅為截至當日“點贊資金”的23.97%。
融資余額飆升
機構“點贊”銀行股
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測算發現,截至12月4日,16家上市銀行的融資余額合計高達315.24億元。從具體時點觀察,上述16家銀行股的融資余額在9月30日僅為280億元,在10月底達到了288.23億元,在11月底達到306億元,短短3個交易日后則飆升至逾315億元。
無論是從動輒數百億元的資金規模還是從資金規模的增速來看,融資業務的主要市場參與者都不是普通的散戶,至少是一些坐擁大資金的大戶(其資金實力可以媲美機構)乃至真正的機構投資者,他們在資本市場上從某方面來說確實充當了“意見領袖”的角色。
這些資金對于銀行股在融資買入業務中的“點贊”很可能對于二級市場產生直接的影響,畢竟“點贊”資金的規模著實不少:以12月4日為例,當日銀行股二級市場的合計成交僅為75.55億元,僅為截至當日“點贊資金”的23.97%。
與融資買入激增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目前主動做空銀行股的投資者數量比較少。同樣截至12月4日,16家上市銀行的融券余額合計僅0.47億股,對應的資金量相比于“點贊資金”可以說少得可憐。
浦發銀行占據
融資余額榜首
在逾315億元的融資余額中,浦發銀行“獨家貢獻”了66.27億元,當之無愧的占據了融資余額的榜首位置。
本報記者此前也曾獨家統計發現,從9月初至10月11日的23個交易日中,浦發銀行的融資買入額合計高達186.43億元,融資償還額合計160.64億元;融券賣出3.29億股,融券買入3.31億股。由此可以大致測算,每日活躍在融資融券市場專門以浦發銀行為標的的資金接近10億元,而浦發銀行今年上半年二級市場的日均成交額僅為14.18億元。
在同樣的時間段內,坐擁“上海自貿區”、“優先股”多重概念的浦發銀行也一度成為銀行板塊的領頭羊。9月27日,浦發銀行獲銀監會批準設立上海自貿區分行”,成為首批獲準設立上海自貿區分行的商業銀行,以及首家獲此資格的股份制商業銀行。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浦發銀行的融資余額早在今年2月就突破了30億元,但直至今年9月初才穩定于40億元以上,而此后該行僅僅用了5個交易日就實現了融資余額從突破40億元到穩定于60億元以上。由此可見當時買入資金的量級之大、態度之堅決。
民生興業奮起直追
競爭銀行股新龍頭
雖然浦發銀行的融資余額依舊遙遙領先,但不能否認的是,近期民生銀行和興業銀行融資余額增長的絕對值更高、增長勢頭更猛,甚至可能在未來的一段時間沖擊浦發銀行的“一哥寶座”。
興業銀行曾經是兩融市場最受關注的銀行股,但隨著三季度末浦發銀行的異軍突起而略作沉寂。不過,四季度以來,興業銀行的融資余額增長十分迅猛,但從融資余額增加的絕對值來看,興業銀行將領航銀行股——10月份以來,該行融資余額凈增加近10億元,同期浦發銀行的凈增加值僅為2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銀行股一輪波瀾壯闊的估值修復就是以興業銀行為龍頭發動的,當時興業銀行剛剛完成一輪定向增發,史玉柱也曾遺憾未能參與定增。
華泰證券近日則發布研報認為,融資方面,可積極關注興業銀行,該股上周五的融資凈買入額排行在兩市第三位。華泰證券分析指出,興業銀行三季度凈息差環比大幅下降,但與行業趨勢基本相符,管理層預計四季度凈息差有望改善。展望四季度,錢荒時借入的高成本資金基本到期,管理層預計四季度凈息差有望改善。此外,該行三季度不良貸款余額環比增長11%,相比二季度的20%有所放緩。整體而言,興業銀行三季度撥備前利潤略低于預期,四季度隨著錢荒影響的消除,凈息差有望企穩回升。短期看,三中全會關于財稅體制改革的討論有助于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降低市場對其信托受益權業務風險的擔憂;理財資管計劃所透露出來的監管方式的變化也有助于化解市場對興業的擔憂。中期看,靈活的機制和管理層的戰略執行力仍將確保興業取得快于行業平均的增長。
民生銀行10月份以來融資余額的凈增加值接近8億元,截至12月4日的融資余額為54.08億元,在16家上市銀行中排名第二。民生銀行的融資買入與融資償還的斗爭一直比較激烈,早在今年4月,民生銀行的融資余額就曾經突破57億元,但此后該項指標波動一直比較大,在40億元-57億元的區間長期拉鋸。不過,近一個月以來,民生銀行融資余額凈增加的態勢比較明顯,多方再次顯示出壓倒性力量。
北京銀行增幅最高
顯示城商行領軍氣質
在16家上市銀行中,10月份以來融資余額增幅最高的并非股份制銀行和國有大行,而是城商行的領軍銀行——北京銀行。
數據顯示,該行9月末的融資余額達到7.63億元,而12月4日則達到11億元,融資余額的增幅超過44%。而寧波銀行的融資余額為5.31億元,南京銀行的融資余額為4.23億元,均較9月底增加不足1億元。
近期,有關城商行進軍信貸資產證券化的新聞十分吸引眼球。北京銀行12月3日晚間公告稱,該行董事會決議通過《關于開展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的議案》。同意開展不超過60億元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并授權高級管理層辦理相關具體手續,授權期限為自董事會審議通過之日起18個月。分析人士指出,對于中小銀行來說,啟動信貸資產證券化,意義更為重大,不但可以緩解資本占用壓力,也有利盤活存量貸款,提高收益率。(證券日報)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