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小村莊里老人接連自殺 當地老人:這是解脫方式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3-12-13 11:05

      怕病痛折磨,怕子女負擔重

      原因剖析:醫療保障與生活保障不足,家庭矛盾,精神孤獨

      12月9日,67歲的莫秋蓮一邊捆著柴火,一邊不停念叨“我怎么還不死”。她身旁擺放的棺木已經預備了14年。實習記者 李健攝

      記者調查發現,病痛的折磨、生活保障不足、精神孤獨和家庭矛盾是造成益陽市桃江縣崆峒村老人自殺的主因。而更令當地村民憂心的是,這個自殺“黑洞”正向自己的親人靠近。

      調查中,多名老人明確表態,愿意選擇自殺結束自己的一生。

      原因A 醫療保障不足

      村民高青堅信,如果公公楊利華能享受到很好的醫療條件,肯定不會選擇自殺。

      記者調查發現,楊家灣自殺的7位老人中有6位患有慢性老年疾病。“害怕病痛的折磨是導致老人自殺最主要的原因。”村支委副支書鄧鵬科分析。

      這一點也得到村里老人的一致認同。莫訓真說,“村里好多老人都是這樣死(自殺)的。大家都說,病了要用錢、要人照顧、自己也不舒服。這樣死(自殺)沒痛苦、舒服、死得快。”

      鄧鵬科說,目前農村老人能享受的醫療保障有“新農合”、“大病救助”和“慢性病補貼”,但這三種補助都遇到現實漏洞。

      其中,村民反應最強烈的是新農合的20元門診補貼。“如果參保的人這一年沒生病,這20元門診補貼只能去村里的衛生室拿藥,每次供選擇的都不是感冒藥等常用藥。”鄧鵬科說。

      村民還反映,雖然參加“新農合”,能報銷一部分醫藥費,但參合的收費標準普遍比不參合高。除去不能報銷的部分和“門檻費”400元,自費金額和不參合收費差不多。

      今年,桃江縣給各村下發通知,針對慢性病、特殊病種,參合農民每年可享受300元的醫療補償。但這一新政策也遇到了現實問題。

      村民反映,除了拿醫院正規發票報銷可以直接領到300元現金外,其余參合農民都不給錢,只給藥。但能拿到的都是枸杞、紅棗等不能治病的藥。

      大病救助也遇到現實困境。“政策規定醫藥費上萬元后,農民可以拿著醫院單據報銷2000元,但一般的大病都要花費二三萬元。”鄧鵬科說。

      原因B 生活保障不足

      楊晏清非常擔心自己老了會沒飯吃。

      去年9月,一場車禍,讓楊晏清失去了唯一的兒子,62歲的他成為家中唯一的勞動力。每月55元的養老保險是他唯一固定的生活費來源,但遠不夠每月300元的基本生活開銷。他擔心自己沒兒子贍養,老了沒飯吃。楊晏清說,到了動彈不得的那一天,他會像自己的母親一樣,選擇自殺。

      鄧鵬科說,55元的養老保險是村里老人唯一享受到的政府補貼的社會養老保險。但如果子女每年不交100元,或不交齊15年,老人這唯一的養老補貼也沒有。

      村民楊余慶說,楊家灣三十余位老人中,只有四五位有退休工資,其余的都是靠子女贍養和打零工過活。

      記者觀察發現,楊家灣的老人,即使上了70歲,只要生活還能自理,幾乎都在做零工,穿涼席、織竹板或編簸箕。楊晏清說,“為減輕家人的負擔,一直干到老死”是村里老人共同的生活軌跡。

      原因C 老人精神孤獨

      村民楊家灣90%的老人沒和子女住在一起,其中70%的老人是獨居。

      楊慶元的兒子和老伴都在外省工作,只留下他和兒媳在家。2年前,楊慶元在離家兩里開外的村里,建了一棟磚瓦房,獨自一人生活。他說,“一個人生活自由,也給子女減輕負擔。”

      楊慶元說,因工作忙碌,一年中只有三節兩生時,家人才會回來團聚,每次呆一天就走了。今年楊慶元六十大壽,在遠方打工的兒子說要給他擺酒做壽,他拒絕了,“怕給他們添麻煩。”他一個人跑到周邊的浮邱山玩了一天,還即興做詩一首——壽達六旬且逍遙,蔑視虛榮攀山霄。巍峨尖峰鎖云霧,仿似吾身枉世遭。天命難求神無助,坎坷勞碌自清高。寧可負我尊古訓,知足常樂夕陽驕。

      村里的年輕人一致反映,村里的老人太孤單、寂寞。年輕人要忙著在外賺錢養家,沒有時間陪他們。除了曬太陽、看電視,老人基本沒有什么娛樂活動。

      ■三湘華聲全媒體記者 雷昕

      粗茶淡飯有一口

      生活卻并不幸福

      在村民楊晏清看來,村里的老人“怕病痛折磨,怕子女負擔重,怕寂寞”,雖然粗茶淡飯有一口,但他們的生活并不幸福。

      村里的老人說,最大的心愿就是建一個免費的老年娛樂中心——讓他們聚在一起有書看、有報讀、有棋牌玩,再配一個小食堂,有人給他們做飯吃;

      村里的女人說,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村里引進一個企業,讓她們能兼顧工作和照顧老人;

      村里的干部說,最大的心愿就是國家的制度能向農村老人傾斜,在政府有余力的基礎上,提高養老保障和醫療保障。

    [來源:華聲在線 ] [作者:] [編輯:劉芮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