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要孩子之前,市民楊先生去醫院進行精子檢查,沒想到兩家醫院的檢查結果大相徑庭,一個為“死精”,另一個為“具備生育能力”,檢查數據也是相差五倍。專家表示,由于精子的存活受多種因素影響,檢查結果存在較大差異的情況并非不可能。
首次檢查醫生稱“死精”
今年31歲的楊先生打算要孩子,為保險起見,他決定先查查精子質量。由于公立醫院預約人較多,楊先生于12月7日上午到西單附近的曙光男科醫院進行了檢查。
約一個小時后,檢查報告出來了,楊先生精子中,運動速度極慢和不動的比例達84.028%。主治醫師認定,楊先生的精子狀況為“死精”。
“我不抽煙、不喝酒,作息也很規律,怎么會死精了?”楊先生稱,拿到檢查報告的那一刻,自己怎么也想不通。這個結果也讓他很緊張,“從那以后,我每天4點就醒了,心里老想這個事,也沒敢告訴我媳婦兒。”
倆醫院倆結果引質疑
頗不甘心的楊先生休息3天后,于12月10日上午到海淀區婦幼保健醫院再次進行了檢查。
昨日上午,楊先生拿到了復查結果。檢查報告中,楊先生精子中極慢和不動的比例為14.1%,主治醫師認定他為“具備生育能力”。
“頓時松了口氣,都不知道我這幾天怎么過來的。”拿到檢查報告的楊先生在興奮之余,還感到疑惑:“兩次檢測前我都保持正常作息,為什么僅僅過了幾天時間,檢查的結果大相徑庭?”
楊先生懷疑,在第一次檢測中,僅過1小時自己就拿到了檢查報告,但在海淀區婦幼保健醫院,取結果隔了3天,他懷疑曙光男科醫院存在“誤操作”。
■ 院方回應
建議再檢查 若醫院出錯愿賠償
昨日中午11時許,楊先生來到曙光男科醫院,主治醫師比較了兩份檢查報告后稱,兩份報告中的數據相差較大,而自己完全是根據檢測報告才認定為“死精”的。
曙光醫院醫務部呂主任表示,“誤差很大,十分罕見”。他稱,目前無法準確找到造成大范圍誤差的原因,也無法判定哪一份報告的數據更有效,故建議楊先生再做一次檢查,通過比較三次數據來判斷結果。若比較后發現確系曙光醫院的檢查數據有錯誤,院方會賠償楊先生一定的經濟損失和心理損失。
■ 專家說法
不能僅憑一次檢測認定“死精”
昨日,中日友好醫院的一名男科專家表示,精子存活狀態是非恒定的,受環境、心理、飲食、睡眠等多元因素的影響。因此,即使是同一人在同一家醫院檢查,相隔48小時檢測的結果也有可能出現天壤之別。“相差近70%的概率雖小,但的確有可能發生。”
該專家稱,第一次檢查時1小時就能取化驗單屬于正常情況,并非一定是醫院“誤操作”。不過,該醫院應當在第一次檢測結束后提醒被檢測人進行復查。“正確的操作是需要進行兩次或兩次以上的檢查,主治醫師才可做出最后的認定。”(記者朱自潔)
?
?
?
相關鏈接
北京一年級小學生將學習"精子卵子結合過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