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實施探月工程是遵循中國和平利用太空的一貫宗旨,目的是要從科學的角度去了解月球,同時發展中國的航天技術,帶動相關的高新技術的發展”,中國國防科工局新聞發言人吳志堅16日在北京說。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當日召開探月工程嫦娥三號任務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針對外界的兩種質疑聲,吳志堅攜有關專家作出回應。
一種觀點認為探月工程是“燒錢的花架子”。吳志堅回應稱,中國實施探月工程是具備了開展航天活動基本的物質條件、技術條件以及經濟許可的條件下所做出的選擇。
他認為探月工程所帶來的高新技術的發展是多方面的,例如大推力的運載火箭技術、深空探測和通信技術、遙科學技術、光電技術、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以及新材料、新能源技術等,對中國社會發展、科技進步都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中國科學院月球與深空探測總體部副主任鄒永廖也舉例說,對地球等離子體層的探測將有利于研究太陽活動對地球空間環境的影響,“最終應用于空間天氣的預報方面”。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想借此稱霸太空”,吳志堅予以否認。他強調,中國始終堅持為了和平目的探索和利用外層空間。“探月工程是一項和平利用太空的科技工程,也是一個開放的工程”,他解釋說探月工程實施以來,已與歐空局、俄羅斯等展開國際合作。
鄒永廖也透露,在探月工程數據研究期間,中國國家天文臺承擔工程地面應用系統任務,已向全世界的科學家用戶和科學愛好者公布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的數據,“任何人都可以在網上直接下載”。
“探測深空是人類的不懈追求,同樣也是中華民族的追求”,吳志堅表示,要在人類認識、了解宇宙和深空方面做出中華民族應有的貢獻。
?
?
?
相關鏈接
習近平視察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