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對于鞏固我國北方防沙帶,遏制沙塵危害,至關重要。要進一步推進二期工程實施,繼續提高中央造林補助標準。
為改善北京、天津的大氣質量,2000年國家緊急啟動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布的數據,在工程實施的前10年,國家累計安排資金412億元,累計完成退耕還林和造林9002萬畝,草地治理1.3億畝,小流域綜合治理1.18萬平方公里,生態移民17萬多人。工程區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5%。
“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實施10年以來,工程區植被明顯恢復,生態環境好轉,流動沙丘得到初步治理;風沙天氣和沙塵暴天氣減少。”中國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研究員盧琦說,在取得生態效益的同時,農牧民收入增加,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得到增強。
據發展改革委介紹,雖然一期工程建設已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工程區生態環境仍十分脆弱,局部地區生態繼續惡化的趨勢還沒有從根本上扭轉。盡管北京市沙塵天氣的發生有減少趨勢,但沙塵天氣每年仍有發生,尤其浮塵天氣問題尚未解決。因此,繼續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并適當擴大治理范圍,是十分必要的。
國家林業局治沙辦工程管理處處長白建華說,實施二期工程是鞏固和提升一期工程建設成果、進一步減輕京津等東部地區風沙危害的需要,也是構筑北方生態屏障和落實林業森林面積與蓄積量“雙增”目標的需要,更是改善民生和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
根據《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規劃(2013-2022年)》,我國將用10年時間,投入877.92億元。
“京津風沙源治理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綜合治理,包括林草植被的保護和建設,重點區域沙化土地治理,水土資源合理利用,草地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易地搬遷以及保障體系建設等?!北R琦說。
白建華表示,為保障二期工程的順利實施,需引入市場機制,調動各方面參與的積極性。鼓勵農村集體、企事業單位等主體投入防沙治沙,形成多元投資主體參與防沙治沙的新局面。強化科技保障,大力推廣良種壯苗,擴大良種覆蓋面,宜林則林、宜草則草,提高工程建設質量。
-----------
“守護綠水青山,留住藍天白云,是全體人民福祉所系,也是對子孫后代義不容辭的責任。”
在昨天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這句話被置于會議內容的開頭。而為了這個目標,會議部署推進青海三江源生態保護、建設甘肅省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綜合試驗區、京津風沙源治理、全國五大湖區湖泊水環境治理等一批重大生態工程。
會議通過《青海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規劃》,要求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將治理范圍從15.2萬平方公里擴大至39.5萬平方公里,以保護和恢復植被為核心,將自然修復與工程建設相結合,加強草原、森林、荒漠、濕地與河湖生態系統保護和建設,完善生態監測預警預報體系,夯實生態保護和建設的基礎,從根本上遏制生態整體退化趨勢,使支撐民族長遠發展的“中華水塔”堅固又豐沛。
據了解,早在2005年我國政府規劃投資75億元,啟動了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這也是我國最大的生態保護項目。三江源地區黨政領導班子的政績考核,也是國內首度踐行從“GDP”轉向生態建設指標的范例。此次二期工程規劃則在一期工程的基礎上范圍有所擴大,并根據情況提出更新的要求。
會議通過《甘肅省加快轉型發展建設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綜合試驗區總體方案》。指出,甘肅地處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交匯處,在國家生態建設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要突出水資源節約集約和合理利用,促進產業結構優化、人口有序轉移,加強生態保護建設與環境綜合治理,在主體功能區規劃實施、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等方面不斷取得突破,構筑西北乃至全國的生態安全屏障。
分析人士稱,甘肅省是我國生態系統最脆弱最復雜的地區之一,生態問題與貧困問題相互交織,面臨著跨越發展和發揮生態安全屏障功能的雙重巨大壓力。因此,今年兩會期間,甘肅全國人大代表全票通過了 “關于將甘肅建設成為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綜合實驗區”的議案,并作為集體議案提交大會。
會議還聽取了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匯報。會議強調,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對于鞏固我國北方防沙帶,遏制沙塵危害,至關重要。要進一步推進二期工程實施,繼續提高中央造林補助標準。鼓勵各類社會主體投資治沙造林,凡達到技術標準的,均可享受相關補助。
會議通過《水質較好湖泊生態環境保護總體規劃》,要求在開展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集中治理水質較差湖泊的同時,對東北、蒙新、青藏、云貴和東部五大湖區水質較好湖泊進行分區保護,做好相關規劃銜接,調整流域產業結構和布局,加強入湖河流污染防治,建設和修復流域生態,有序推進湖泊休養生息。(上海證券報)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確定一元化目標
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為生態文明專撰一段300多字的描述,首次提出要建設“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領導層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程度提升可見一斑,希望通過制度建設保障執行。同時此次三中全會公報原文中還有表述:“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比十七大期間有所進步但是仍將生態文明建設列為最后一位。?資源品價改推進與水資源費改稅
我們認為“自然資源資產產權”是新提法,但絕非新事物,原文用的字眼也是“健全”。此次會議指出“市場在資源配臵中要起到決定性作用”,而“自然資源”明晰產權,確定產權制度是實現其資產化和市場化的前提條件。因此“自然資源資產化”是市場經濟的必然選擇,也是優化自然資源配臵的必然選擇。
排污權交易市場
我國的排污權交易試點工作至今已開展20年余年,但這項環境政策至今仍未成為法律制度。目前北京、江蘇、四川、重慶和浙江等地的市級排污權交易所頻現零成交,如成都環境交易所從2011年6月成立以來更是沒有一筆交易。我們認為開征環境稅(提高企業污染成本)、加強監測和完善總量分配以及立法保障等多重制度建設完善之后,排污權交易活躍度有望逐漸提升。
環境費改稅
如果明年環境稅出臺,預計將會以污染排放量作為稅基進行從量定額征收,很有可能以央地共享形式開征。參考目前部分發達國家的稅種,包括二氧化硫稅、水污染稅、噪聲稅、固體廢物稅和垃圾稅等,我國將有可能先從二氧化硫和水污染這兩個稅種開始征收。
風險提示
“十二五”環保各子行業投資額無法兌現; 市場低價惡性競爭,盈利能力持續下降; EPC企業工程結算進度低于預期;運營企業補貼無法按時到位,產能利用率不足。(廣發證券)
泛環保領域涵蓋傳統的污染治理,更包括資源節約、循環經濟等領域。我們認為泛環保領域體現經濟結構的變化,與七大新興戰略產業與多領域有交集,相關產業不僅可以得到國家政策層面的支持,個中企業更可以取得長足的發展,優勢企業業績連年上漲,正在誕生資本市場明星企業,值得重點關注。
與行業高景氣與業績高增長相對應的,環保行業二級市場表現靚麗。跑贏大盤44%。1~3季度業績大氣領跑,水處理跟隨,與政策面的推進、民眾心理演進等共同促成大氣股的領漲,以及全行業的強勢。
2014年環保領域,投資機會關注順序為:
1、大氣治理,特別是其中的除塵市場,與霧霾天氣關聯度最大,且-2015年市場空間增速高達200%以上,重點關注公司:龍凈環保(600388)、中電遠達(600292)、國電清新(002573)、菲達環保(600526).
2、水處理是2014年我們最看好的領域,重點關注公司:碧水源(300070)、萬邦達(300055)、津膜科技(300334).
3、固廢處理:桑德環境(000826)、盛運股份(300090).
4、生態修復及土壤治理:鐵漢生態(300197)、永清環保(300187).
5、監測行業:先河環保(300137)、聚光科技(300203)、天瑞儀器(300165).
高估值與業績成長共舞目前環保估值水平處于高位。而政策面的支持,以及未來的高速業績成長,將會逐步釋放估值壓力。
投資建議綜合前面的分析,我們認為環保行業2014年是繼續維持高景氣度的年份,維持環保行業為“強于大市”的評級。給予“強烈推薦”評級的個股:龍凈環保(600388)、桑德環境(000826)、碧水源(300070)、盛運股份(300090)。(愛建證券)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