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2月31日從民政部了解到,為激發公辦養老機構活力,民政部近日發出通知,提倡大中城市市級民政部門舉辦的公辦養老機構優先開展改革試點,并要求公辦養老機構明確職能定位,優先保障孤老優撫對象、經濟困難的孤寡、失能、高齡等老年人的服務需求,充分發揮托底作用。
針對增強公辦養老機構服務功能,通知指出,公辦養老機構應當加大基礎設施改造,拓展服務功能,拓寬服務范圍,提高護理性床位的數量和比重;發揮面向社會示范培訓、調控養老服務市場、化解民辦養老機構因暫停或終止服務導致的老年人安置風險等作用。
通知還明確,公辦養老機構特別是新建機構應當逐步通過公建民營等方式,鼓勵社會力量運營。通過運營補貼、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公建民營機構發展。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積極穩妥地把專門面向社會提供經營性服務的公辦養老機構轉制成企業。
■?追訪
入住北京公辦養老院將須評估資格
昨天,北京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正在研究制定“政府辦養老機構入住評估辦法”。今后,北京公辦養老院將重點為三無老人、農村“五保”對象中的老年人和低收入失能老年人提供基本養老服務,老人在入住公辦養老院時須經有關部門進行資格評估。
按照北京市民政局的規劃,今后,每個區縣將建有一所不少于400張床位的區級養老機構,以及一所不少于200張床位為失能失智老年人服務的特殊護養院,同時還將加大政府辦養老機構“公建民營”的改革力度,改造鄉鎮養老機構的設施設備,完善功能,向周邊社區托老服務提供支撐,重點為本地域失能老人提供服務,大幅提高床位使用率和服務效能。
老齡辦:老人每年至少一次免費體檢
新京報訊?(記者閆欣雨)昨天,全國老齡辦等24個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老年人優待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要求,醫療衛生機構要優先為轄區內65周歲以上常住老年人免費建立健康檔案,并提供每年至少1次的免費體格檢查和健康指導。同時,要開展老年慢性病和老年期精神障礙的預防控制工作。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
常住老人應享同城優待
《意見》提出,享受老年人優待的基本對象為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優待對象和優待標準。同時提出要對常住本行政區域內的老年人給予同等優待,并根據本地實際情況,逐步拓展同等優待范圍。
《意見》分別在政務服務、衛生保健、交通出行、商業服務、文體休閑和維權服務為老年人提供優待政策。
到2015年,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全面建立健全老年人優待政策,各項優待規定得到有效落實;2020年,實現優待工作管理進一步規范,優待項目進一步拓展。
貧困老年人去世可減免殯葬費
《意見》提出,在政務服務方面,對有老年人去世的城鄉生活困難家庭,減免其基本殯葬服務費用,或者為其提供基本殯葬服務補貼。對有老年人去世的家庭,選擇生態安葬方式的,或者在土葬改革區自愿實行火葬的,要給予補貼或獎勵。
在交通出行方面,除了鼓勵對65周歲以上老年人實行免費,還要重點做好居住區、城市道路、商業網點旅游景點等場所的無障礙設施建設,優先推進坡道、電梯等與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設施改造,適當配備老年人出行輔助器具。同時公廁應配備便于老年人使用的無障礙設施,并對老年人實行免費。
?
?
相關鏈接
民政部:明年啟動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試點?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