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修建橋梁的消息傳進了保亭什玲鎮水賢村,聽聞消息的村民,就像過年般開心。王東和王強兩位老師心里的一塊石頭,也落下了。從什東村到水賢小學,有1.7公里的路程,要經過一大一小兩條河。靠近學校的水賢河較大。逢大雨,水賢小學的老師王強和王東便要背學生過河。背著學生,河水映照著他們青絲間的白發,映照著他們的堅守:在這座大山里,他們已經教書30多年。他們用脊背為山里的孩子們架起了一座通往知識的橋梁。
????????在水賢村,兩位老師和村民們反復向南國都市報記者傾訴的是:橋必須建起來。橋一天不建,求學的孩子們便在冒險。
????????本報去年10月21日以《“爺爺”用脊背為黎苗孩子們架起知識橋梁》為題,報道了王東、王強兩位老師在大山里堅守30多年的事跡。報道刊發之后,記者從保亭交通局獲悉,保亭計劃在水賢村修建兩座橋梁,以解決當地學生上下學,以及群眾出行問題,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橋梁設計方案已經獲批,修橋將列入2014年財政預算。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準備修兩座橋分別是位于進出水賢村的水賢斷橋處,以及上游連接水賢村和什東村過河處。連接水賢村和什東村的橋址,也就是本報報道的中老師背學生過河的地方。
????????修橋的消息傳入村子,村民們都感到很興奮。“那種興奮的心情,很難形容。”王強老師說。
????????橋修起來后,王東和王強兩位老師脊背上的“橋梁”,便可以卸下了。“勘測人員已經來過幾次了,現在做了臨時橋,橋梁估計2014年就能建起來。”王強說。
????????55歲的王強和53歲的王東,開始在水賢小學教書的時間分別是1978年和1983年。
????????兩位老師中的王強,曾當上中心學校的教導,但他最終決定放棄了“大好前程”,再次回到故鄉教書。水賢村出村子的路是2001年才修的。在那之前,只有坑坑洼洼的“山路”。水賢村離保亭城區,足足有近40公里的路,其中要走的山路,從水賢村到什玲鎮,就有26公里。有很多年,王強和王東必須到那里去挑書回來。
????????最難的是遇到大雨。他們找來芭蕉葉,把書本包裹起來。有時,雨太大,他們只能找個隱蔽的地方,把書本藏起來,自己游泳過河,回到村里。等水退了,再回去挑書。
????????如今,這些艱苦歲月已成為了回憶。“政府部門正給學校修建運動場,有籃球場、兵乓球臺,孩子們開心得很。”王強說,此外,學校還配備了幾部電腦,“我們兩位老師都不怎么懂電腦,只好找八村那邊的年輕仔來教,和學生們一起學電腦。”說著,王強笑了。
???
?
相關鏈接:
保亭水賢村唯一橋梁被沖毀 孩子每日蹚水求學?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