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影視巨人邵逸夫
今日是香港無線電視臺42周年臺慶,也是掌舵人邵逸夫爵士102歲壽辰。過去百年間,他對香港娛樂事業產生巨大影響,叱咤娛樂圈大半個世紀。同時,“傳奇老人”的慈善事業亦大放異彩,至今捐款超過32億,2008年獲民政部授予“中華慈善獎終身榮譽獎”。
1907年,邵逸夫生于中國浙江寧波鎮海,原名邵仁楞,字逸夫,父親是上海錦泰昌顏料公司的老板邵行銀。
但他的出生月日曾產生諸多疑問,香港媒體10月4日刊登一張偷拍得來的身份證照片,證上顯示出生日期為“1907年10月14日”。10月7日,該報指調查發現身份證上的日期為農歷,所以邵逸夫的陽歷出生日是“1907年11月19日”,亦恰巧與無線電視的臺慶同月同日。
邵逸夫最初從電影中開啟自己的“王國之路”。早在50年代,他帶著戰略思想和市場觀念,建立培養明星制度,從而改進公司的工作,令60年代邵氏王國輝煌燦爛,影壇“霸業”維持長達二三十年之久。隨后逐步轉型,向電視王國邁進。
80年代出任TVB董事局主席后,邵逸夫隨即將當時邵氏的明星及精英收歸旗下,為TVB制作了許多高質素的作品,收視節節上升,也培養了無數電視明星。TVB牢牢占據香江“電視一哥”地位。
1977年,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冊封邵逸夫為下級勛位爵士,成為香港娛樂圈第一人獲“爵士”銜頭。
邵逸夫個人名義資產超過100億,包括持有邵氏股份74.58%、透過邵氏持有26%電視廣播有限公司、2002年以6億元向天映娛樂,出售760套邵氏電影影帶、在美、加及歐洲等地,尚有大量私人資產等。
“逸夫樓”遍布神州大地校園多次表示“中國要強大關鍵在教育”
在娛樂事業方面成就非凡的邵逸夫,對慈善的投入同樣為人稱道,尤其是在捐資興學、支持國家教育事業方面,更是社會的典范。
邵逸夫早在1985年起持續不斷在內地捐資助學,在中國土地上,無數學生因而改善了學習環境,提升知識水平,邵逸夫對國家教育的支持獲得中央高度肯定。2005年11月20日,他更成為國家民政部和中華慈善總會舉辦的“中華慈善大會”首批“中華慈善獎”得獎者之一。他的善心更具示范作用,帶動其他善長捐款協助教育事業的推進,令支援教育善款的雪球越滾越大。
他曾多次表示,中國要強大,關鍵在于教育及培養人才,他認為,“將賺到的錢捐獻在教育事業,做一些實際的事,是我最大的心愿。”邵逸夫近年內地捐學款項,累計達32億元。
除內地教育外,邵逸夫早年也在香港捐款甚多,現時多個大學校園均能見以他為名的建筑,例如中文大學的逸夫書院,就是80年代他捐出1.1億元而興建;而理大的員生樓及體育館、浸大的逸夫校園等都是以他命名。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