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消息,以色列前總理沙龍1月11日去世,享年85歲。自2006年第二次中風以來,沙龍一直處于昏迷狀態,在特拉維夫謝巴赫康復中心接受治療,靠呼吸機等輔助設備維持生命。圖為以色列前總理沙龍資料圖。 圖片來源:CFP
據外媒消息,以色列前總理沙龍1月11日去世,享年85歲。自2006年第二次中風以來,沙龍一直處于昏迷狀態,在特拉維夫謝巴赫康復中心接受治療,靠呼吸機等輔助設備維持生命。圖為以色列前總理沙龍資料圖。 圖片來源:CFP
據外媒消息,以色列前總理沙龍1月11日去世,享年85歲。自2006年第二次中風以來,沙龍一直處于昏迷狀態,在特拉維夫謝巴赫康復中心接受治療,靠呼吸機等輔助設備維持生命。圖為以色列前總理沙龍資料圖。 圖片來源:CFP
以色列前總理沙龍資料圖 圖片來源:CFP
據以色列媒體11日報道,以色列前總理沙龍當日逝世,享年85歲。沙龍于2006年因中風陷入昏迷,處于植物人狀態已有8年。2014年1月初開始,他的病情惡化,重要器官衰竭。
早年生活:年少從軍 戰爭顯露顯軍事天才
阿里埃勒·沙龍 (Ariel Sharon) 1928年出生于特拉維夫附近的馬拉勒村。沙龍的父母沙廖爾和維拉原籍俄羅斯,1922年他們懷著對“應許之地”的情感,加入當時世界各地猶太人涌入巴勒斯坦的移民浪潮,定居巴勒斯坦。
沙龍從小生活在動蕩年月,14歲時參加了以色列建國前的猶太軍事組織“哈加納”。從1947年起,沙龍出任 “哈加納”的教官,開始其軍人生涯。沙龍經歷了1948年至1973年阿以爆發的四次中東戰爭,歷任步兵團連長、戈蘭旅指揮官、傘兵旅旅長、北部軍區司令、裝甲師師長和南部軍區司令等職。沙龍的軍事天才在戰爭中發揮得淋漓盡致。
據以色列媒體11日報道,以色列前總理沙龍當日逝世,享年85歲。以色列前總理沙龍資料圖 圖片來源:CFP
政治生涯:退役后從政 歷任以色列政府高位
1973年7月,沙龍從國防軍退役后參與組建利庫德集團。10月“贖罪日”戰爭爆發后,沙龍被緊急征召出任裝甲師師長。戰后,他作為利庫德集團成員被選入議會,標志著其政治生涯的開始。
1975至1976年,沙龍出任拉賓總理的高級安全事務顧問。1977年6月利庫德集團執政后,他歷任農業部長和國防部長等職。1982年6月,沙龍策劃和指揮了入侵黎巴嫩的戰爭。
沙龍1985年出任內閣商業和工業部長,1990年至1992年出任沙米爾政府的住房部長,主持西岸和加沙地帶的定居點工作。1996年利庫德集團重新上臺執政后,沙龍在內塔尼亞胡政府中任國家基礎設施部長,1998年以外長利維辭職后,沙龍兼任外交部長。沙龍1999年出任利庫德集團領導人,并在2001年總理直接選舉中獲勝,成功組建了以色列第29屆聯合政府。
據以色列媒體11日報道,以色列前總理沙龍當日逝世,享年85歲。以色列前總理沙龍資料圖 圖片來源:CFP
強硬作派:反對和談 曾引發巴以流血沖突
沙場上沖鋒陷陣、屢建奇功的沙龍在巴以問題上素以強硬著稱。沙龍曾一度反對巴以和談,反對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1998年,巴以在克林頓政府的努力下簽署了懷伊備忘錄。由于沙龍的強烈反對,巴以和談陷入僵局。2000年9月,沙龍強行進入有爭議的圣殿山地區,從而引發了一場嚴重的巴以流血沖突。
沙龍出任政府總理后,逐漸調整其在巴勒斯坦問題上的強硬立場,特別是在2002年6月美國總統布什提出有條件支持巴建國的中東和平計劃后,沙龍在巴以問題上的態度出現微妙變化。同年12月,沙龍首次提出一項巴勒斯坦建國方案,同意巴有條件建國。
2003年5月,美國、俄羅斯、聯合國和歐盟聯合推出了中東和平“路線圖”計劃,巴以局勢一度出現緩和。由于以色列堅持其強硬政策,繼續修建隔離墻和對巴實施“定點清除”,巴以沖突再起,“路線圖”計劃擱淺。同年11月,沙龍首次提出“單邊行動”計劃意向。2004年10月,以議會以簡單多數通過了單邊行動計劃。
2005年8月15日,以色列政府不顧國內右翼勢力的強烈反對,正式啟動單邊行動計劃,并于9月12日完成了從加沙地帶的撤離工作,從而結束了以對加沙地帶長達38年的占領。但這一舉動最終引發了利庫德集團的分裂。作為該黨的創建者之一,沙龍毅然決定退出利庫德集團,另組新黨“前進黨”參加2006年3月舉行的議會大選。
據以色列媒體11日報道,以色列前總理沙龍當日逝世,享年85歲。以色列前總理沙龍資料圖 圖片來源:CFP
健康狀況:兩度中風 去世前已昏迷8年
2005年12月18日,沙龍因輕度中風,住進位于耶路撒冷西南郊的哈達薩醫院進行治療,20日出院。次年1月4日晚,沙龍再度突發中風,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副總理奧爾默特暫時代行總理職權。
2006年1月9日,醫療人員開始逐步喚醒沙龍的工作后,沙龍開始自主呼吸,但此后一直處于昏迷,同年4月,以色列內閣宣布沙龍永久失去履行職權的能力,以色列政壇的“沙龍時代”至此正式結束。
8年來,沙龍一直處于植物人狀態,并逐漸淡出媒體和公眾的視線。去年1月,以色列傳出官方消息,稱沙龍的身體狀況依舊,沒有好轉也沒有惡化。科學家當時宣布,沙龍出現了“明顯大腦活動”,有專家表示,沙龍可能會蘇醒。
2014年1月初,為沙龍提供醫療服務的醫院透露,沙龍病情嚴重惡化,盡管醫生設法使沙龍的身體機能保持穩定狀態,但包括腎臟在內的一些重要器官持續衰竭。
據以色列媒體11日報道,以色列前總理沙龍當日逝世,享年85歲。以色列前總理沙龍資料圖 圖片來源:CFP
據以色列媒體11日報道,以色列前總理沙龍當日逝世,享年85歲。以色列前總理沙龍資料圖 圖片來源:CFP
這是1967年6月1日,時任少將的沙龍(前左)在以色列內蓋夫沙漠與加維什少將交談的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這是1967年5月29日,時任少將的沙龍(左三)會見以軍軍官的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圖為以色列政府新聞辦公室公布的資料圖片,1967年6月8日中東戰爭期間,時為以軍少將沙龍(右一)和加維什少將(左二)及其他戰地指揮官在以軍占領的西奈半島召開戰地會議商討戰局。
圖為以色列政府新聞辦公室公布的資料圖片,1967年6月8日中東戰爭期間,時為以軍少將沙龍使用望遠鏡觀察一處空投點。
1967年5月29日時任少將的沙龍(左三)和以色列軍官開會。
這張以色列政府新聞辦公室公布的照片顯示,1971年1月27日,時任少將的沙龍(左)護送總理本-古里安和軍隊要員走在以色列與埃及接壤的邊境地帶。
這張以色列政府新聞辦公室公布的照片顯示,1973年10月31日,時任預備役少將的沙龍站在蘇伊士運河邊微笑,不久以后,以軍占領了運河。
1973年10月10日第四次中東戰爭期間,沙龍(右二)在西奈半島與軍官們討論軍情。新華社發
圖為以色列政府新聞辦公室公布的資料圖片,1973年10月17日中東戰爭期間,時為以軍預備役少將沙龍(右二)和中將巴列夫(左三)及其他戰地指揮官一起,參加由國防部長達揚(中)主持召開的戰地會議,就戰場局勢交換意見。
1973年10月17日在第四次中東戰爭期間,沙龍(右)在西奈半島與以色列總參謀長哈伊姆·巴列夫商討軍情。 新華社發
1976年2月19日,沙龍少將、以色列總理拉賓和耶庫蒂爾少將(左至右)在西奈半島合影。新華社發
圖為1981年2月27日,時任以色列農業部長的沙龍(左二)陪同總理貝京(左一)瞻仰以軍陣亡士兵紀念碑。
圖為以色列政府新聞辦公室公布的資料圖片,1981年8月25日,時任以色列國防部長沙龍(左)訪問埃及亞歷山大港拜見埃及總統薩達特。
圖為以色列政府新聞辦公室公布的資料圖片,1981年10月10日,在埃及首都開羅,時任以色列國防部長沙龍和內務部長伯格、外交部長沙米爾陪同貝京總理步行參加遇刺埃及總統薩達特的葬禮。
圖為以色列政府新聞辦公室公布的資料圖片,1981年5月26日,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訪問耶路撒冷,時任以色列工業和貿易部長沙龍在招待宴會上握手問候鐵娘子。
1981年時任以色列農業部長的沙龍(中)向總理貝京(右三)匯報情況。
1982年1月19日,時任以色列國防部長的沙龍和妻兒參觀蘇伊士運河。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中,沙龍突破蘇伊士運河,扭轉了戰局,成為他軍旅生涯的得意之作。新華社發
1982年7月2日,時任以色列國防部長的沙龍(前左)在黎巴嫩的東貝魯特與以軍士兵交談。新華社發
這是1982年8月拍攝的時任以色列國防部長的沙龍。 新華社發
圖為以色列政府新聞辦公室公布的資料圖片,1985年7月15日,時任以色列國防部長沙龍攜妻子利麗參加在以空軍基地舉行的航空展,沙龍開懷大笑,妻子小鳥依人,一臉幸福。
圖為以色列政府新聞辦公室公布的資料圖片,1986年3月10日,在特拉維夫,時任以色列工業和貿易部長沙龍和妻子利麗參加自由黨(利庫德集團的前身)大會時神情親密。
這張以色列政府新聞辦公室公布的照片顯示,1998年9月19日,時任以色列外長的沙龍和總理內塔尼亞胡交談,其間兩人正在美國的馬里蘭州出席中東和平首腦會議。
這張以色列政府新聞辦公室公布的照片顯示,1998年9月18日,時任以色列外長的沙龍和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坐在長凳上交談,其間中東和平首腦會議在美國的馬里蘭州舉行。
這張以色列政府新聞辦公室公布的照片顯示,1998年12月12日,時任以色列外長的沙龍在以色列機場迎接美國總統克林頓的來訪。
據外電報道,以色列前總理沙龍1月11日去世。這是沙龍2005年11月6日在耶路撒冷回答記者提問的資料照片。新華社記者高學余攝
據以色列媒體11日報道,以色列前總理沙龍當天去世。 1月10日,在沙龍接受治療的以色列特拉維夫附近的謝巴赫醫療中心,一名躺在病床上的男子在大廳休息。 新華社記者李睿攝
據以色列媒體11日報道,以色列前總理沙龍當天去世。 1月10日,一名男子從沙龍接受治療的以色列特拉維夫附近的謝巴赫醫療中心走出。 新華社記者李睿攝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