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華盛頓郵報》言論版的報頭下面都會標注其是“一家獨立報紙”。但最近這家美國主流報紙的獨立性遭到質疑。超過3萬民眾在網上簽名請愿,敦促《華盛頓郵報》在報道美國中央情報局時向讀者充分披露其“利益沖突”。
????????《華盛頓郵報》去年被亞馬遜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杰夫·貝索斯以個人名義斥資2.5億美元收購。貝索斯成為該報的唯一所有人。亞馬遜去年又與中情局簽署一份價值6億美元的“云計算”服務大單。而且貝索斯稱,亞馬遜將來還可能獲得更多合同。正是這種利益糾葛使得《華盛頓郵報》遭多方質疑。
????????發起這次網上簽名的美國公益類網站“RootsAction.org”認為,在涉及中情局的每一篇報道中,《華盛頓郵報》都應該向廣大讀者交代其和中情局存在的復雜利益關系。這份請愿書說,新聞的一項基本原則是,媒體應該公布所有者同報道對象之間存在經濟關系。為此,該組織呼吁,《華盛頓郵報》關于美國中情局的報道,應該充分披露該報唯一所有者,同時是亞馬遜的主要股東,而亞馬遜正在從中情局直接獲得巨額收益。
????????截止到1月11日,已經有3.2萬多人在請愿書上簽名。
????????RootsAction.org創始人兼主任諾曼·所羅門給《華盛頓郵報》執行主編馬丁·巴倫寫信,請求在1月14日或15日與其會面,呈送請愿書,但遭到后者拒絕。
????????本報記者10日聯系《華盛頓郵報》,但該報媒體關系部一位女士拒絕置評。
????????根據所羅門公布的通信往來,巴倫稱,《華盛頓郵報》嚴格依照新聞道德標準行事,有關美國情報界的報道不會受到亞馬遜或貝索斯本人的影響。巴倫舉例說,去年《華盛頓郵報》在報道美國國安局大規模數據收集方面就“非常激進”。該報還大膽披露中情局暗助哥倫比亞當局打擊反政府武裝,包括一次越境厄瓜多爾的導彈攻擊致多人傷亡。巴倫稱,報道國安局或中情局的這些秘密,顯然會讓他們不悅。
????????但是,巴倫的解釋顯然沒有令請愿者們信服和滿意。所羅門在復信中一一駁斥了巴倫的觀點。“這是對新聞真實性的一次檢驗,而《華盛頓郵報》的表現顯然不及格。”所羅門批評道。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傳播學教授羅伯特·麥克切斯尼說,當亞馬遜的主要股東從與中情局的業務中大把掙錢,同時,這位億萬富翁控制《華盛頓郵報》,這就有嚴重的問題。“如果類似事件發生在和美國不睦的國家身上,《華盛頓郵報》肯定會不遺余力地報道該國政府和媒體相勾結的新聞,并嚴厲批評他們干涉新聞自由。”麥克切斯尼稱,這次《華盛頓郵報》真有點“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中情局前分析員雷·麥戈文表示,中情局—貝索斯“二人轉”是美國報業奄奄一息的強有力證據。他表示,中情局和《華盛頓郵報》以及其他媒體之間的秘密關系早在幾十年前就有了。報道“水門事件”的《華盛頓郵報》記者卡爾·伯恩斯坦1977年離開該報后,曾在《滾石》雜志發表長達2.5萬字的封面報道,揭露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媒體和中情局之間相互勾結。“現在的事情用情報界的說法是一位‘權勢特工’掌控了《華盛頓郵報》,巨大的經濟利益驅動其聽中情局的話。”
????????《華盛頓郵報》原記者約翰·漢拉恩說,告知讀者《華盛頓郵報》的新主人從中情局的業務中獲得巨大經濟利益,這是再基本不過的。即便有這樣的披露,公眾也不能確信《華盛頓郵報》能鐵面無私地報道中情局。可以肯定的是:該報的記者和編輯們都清楚,維持與中情局良好的關系,符合他們老板的利益,而如果讓中情局難堪,則可能丟掉自己的工作。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