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開始執行的“營改增”試點在貨代企業中引起的反彈持續至今。
1月20日,記者從國際貨代聯合會(WIFFA)和中國國際海運網獲悉,雙方主導200多家貨代和外貿企業,即將于近日提交一封聯名信給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和商務部。
國際貨代聯合會注冊在香港,目前有1500多家會員企業,中國國際海運網是其合作伙伴和前者會員企業的業務接洽窗口。中國國際海運網媒體總監劉宇政向記者介紹,貨代企業將以財稅(2013)106號文的情況為基礎,對“營改增”政策在航運業的試點中產生的問題提出意見。
在交通運輸業試點數月的“營改增”政策對航運業的稅負產生了巨大影響。去年8月1日財稅[2013]37號文生效后,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導致企業不減反升,由于應稅額實際增加,航運業的稅負不降反升。“2.0版”的財稅[2013]106號文原本受到極大期待。
財稅[2013]106號文全稱為《關于將鐵路運輸和郵政業納入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今年1月1日開始生效,取代了爭議頗多的37號文。
但新政策在生效后又迎來了尷尬。劉宇政介紹,由于國稅系統針對106號文的實施細則遲遲未出臺,各地稅務部門對106號文卻出現不同解讀,導致部分口岸的貨代企業出現無法開發票的現象,資金流受到明顯影響。
“營改增”政策再遇爭議
WIFFA秘書處1月20日表示,聯合會組織的聯名活動是1月13日開始的。基于自愿原則,到20日已經收到200多家貨代和外貿企業的聯名,即將于近日向稅務總局、財政部和商務部提交。
去年12月12日,國家稅務總局和財政部共同下發了財稅[2013]106號文。106號文根據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改增試點運行中反映的問題,對營改增試點政策進行了修改完善,同時廢止了原[2013]37號文。
37號文是《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在全國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稅收政策的通知》,于去年8月1日起生效。按照這一規定,提供交通運輸業服務需交納的增值稅率為11%,提供現代服務業服務(有形動產租賃服務除外)則為6%。
作為“營改增”政策在交通運輸業試點的載體,37號文目的原本是減少交通運輸各行業的稅負。但該文件取消了過去營業稅時代國際貨代業差額納稅的規定,將國際貨代企業的應稅額認定為全額運費,而非其代理收入,造成實際收繳的稅費明顯提高。
這在航運業引起了不滿。中國船東協會、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簡稱“中物聯”)去年分別進行了調查,發現航運企業和物流企業(貨代企業等)的負擔平均都增加了20%。
于是從去年8月開始,除了馬士基之外的中外航運企業紛紛將與貨代企業交易產生的6%增值稅轉嫁給了貨代企業,要求貨代企業在交納以往的運費和其他費用時還要額外加收6%的增值稅,而最大的航運企業馬士基也需以墊付的形式交納這6%增加的稅費。
船東方向下游的貨代環節“轉嫁”新增稅負,貨代不得已繼續“轉嫁”給貨主,37號文的政策最終導致航運業各個環節的強烈反彈。交通運輸部在接到各協會的反饋后于去年年中開始著手新政策的制定,106號文及其附件隨后于12月出臺。
根據106號文的規定,試點納稅人中的一般納稅人進行的國際貨物運輸代理服務可以享受差額納稅、免征增值稅,相比37號文終于進行了松綁。
106號文負面影響顯現
但貨代企業老板們卻高興不起來。
根據106號文附件二《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有關事項的規定》提到,試點納稅人中的一般納稅人提供國際貨物運輸代理服務,以其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支付給國際運輸企業的國際運輸費用后的余額為銷售額。這意味著從事國際貨物運輸代理服務可差額納稅。106號文的附件三《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過渡政策的規定》中免征增值稅目錄第十四條也列出了國際貨物運輸代理服務,意味著后者可免征增值稅。
但政策涉及的免稅范圍卻在各地產生了不同解讀。記者獲得的調查問卷顯示,全國八大口岸的貨代企業在與當地稅務部門接洽后綜合而來的信息是,“106號令”所涉及到的免稅僅僅針對直接與境外或境內船公司、航空公司、國際汽運公司結算者。
有要求匿名的上海貨代企業人士對記者表示,按照這樣的定義,貨代行業最多只有5%的企業能夠享受到這一政策,“106號文最終只會有利于大的船東和國有船代”。根據他的介紹,目前船公司很多本身并不開票,而是由船代公司來開,這就不符合各地解讀的“直接與船公司結算”。
大連口岸的貨代企業在全國八大口岸中相對弱勢。劉宇政介紹,由于大連當地稅務部門尚不明確貨代企業是否符合106號文,導致部分大型的貨代公司由于無法從上游企業開出發票,只得墊資幾千萬元,“要是一直這樣持續的話可能只撐得了兩三個月”。
營改增以來,原本就在客戶(如外貿企業)和船公司之間承壓的貨代行業生存壓力繼續加大。上海全辰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的總經理黃嶸表示:“船公司不給可以抵稅的增票(即增值稅專用發票),而客戶非要增票,貨代這么做下去甚至會虧本!”
寧波泛海藍舟國際物流公司總經理張云飛表示,如果106號文的政策不改,越來越多的貨主出于成本考慮可能會選擇國外付款,以美元結算。劉宇政也透露,目前已經有外貿企業在兩手準備,考慮將注冊地放在國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