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殯葬企業福壽園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近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的消息刺激著很多人的神經。福壽園的招股說明書顯示,該公司2013年前6個月公司整體毛利率達到80.4%。記者調查發現,全國墓地價格節節攀升,有些墓地的價格甚至已高達40萬元/平方米。
不少網民認為,與房子相比,墓地也事關民生,也是剛需,但近年來墓地價格漲幅令人咂舌,甚至超過房價,老百姓已是難以承受。墓地價格逐年上漲固然與傳統的殯葬觀念有關,但土地資源稀缺導致的供求失衡是主因,一些炒作因素則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為此,有關部門有必要站在民生的高度,加強調控,打擊炒作,遏制殯葬暴利。
墓地漲價猛于房價
報道稱,北京墓地價格不斷上漲,業內人士稱,每年最少漲30%,一些人被迫提前把墓地買好。在北京的萬佛華僑陵園,普通墓地9.8萬/平方米,高檔墓地40萬/平方米!“生在北京買不起房,死在北京買不起墓”正逐漸成為現實。
網民“藍天下的藍色”說,活的卑微死的尊貴,全是淚。也有網民調侃,人生最痛苦的事:人沒死,墓地又漲價了!
網民“岳粹景”說,墓地價格堪比房價,還年年看漲。還不能像房子一樣可以提前入住,眼看著墓價一年比一年高,哪一位老人能不擔心?說到底,這墓價也同房子一樣,是最基本的民生問題,而對一些老人來說甚至比房價還要重要。
網民“幸福煙臺”說,相對于房子,墓地是真正的剛需。總不能死了租個墓,今天被墓東趕出來,明天再租個別的地,隔三差五拿個骨灰盒搬墓吧。
供需失衡是主因
有網民認為,墓地價格之所以持續走高,供需失衡是主要原因,而隨著中國老齡化的快速推進,對墓地的需求量也在持續上升。
民政部發布的《中國殯葬事業發展綠皮書》指出,按2010年死亡人口數量推算,從全國范圍來看,目前現有的墓穴用地只夠使用6年,大部分省市的墓穴用地將在10年內用完。
網民“張霖”說,現在住得起大房子,買得起高價墓的人,都是一些“先富階層”,墓地的經營者、投資方恰恰看中部分“先富階層”對生死看重的心理,掌握了人們的消費觀念,故意炒作墓地,隨意提高價格,從中獲取暴利。一些手頭并不寬裕的“中級階層”,可能礙于面子,拘于習俗,現在也開始非理智地消費起“身后事”。現在的“墳地產”之所以如此紅火,固然受公墓建設滯后、供求關系緊張的影響,但更與時下充斥社會的攀比之風,以及國人心中難以根除的“入土為安”觀念有很大的關系。
有網民稱,天價墓地的背后,是人們日益奢華的殯葬觀念,更有借機發財、惡意炒作的幕后黑手。
加強殯葬業監管
網民“岳粹景”說,墓穴雖然不屬于什么日常生活用品,但這個“產品”價格穩定卻關系到千家萬戶,而現在殯葬價格的高昂已經讓老百姓怨聲載道。現在政府部門必須加強調控,讓資源、價格及漲價因素等一切透明。
有網民建議,實行生態殯葬、綠色殯葬,可以達到少占地、節約土地的目的。大力宣傳生態殯葬的新觀念,引導人們選擇更環保的樹葬、海葬、壁葬、花葬、坪葬等新方式,推動殯葬改革和移風易俗。
還有網民建議,推動墓地價格回歸理性有賴于政府部門加強對喪葬暴利的監管,嚴厲打擊違法傳銷、炒作等行為;也有賴于我們每一個人對于科學、節儉喪葬的正確認識。
網民“張霖”認為,在加強調控的同時,我們也應樹立理性的孝道和殯葬觀念,長輩在世時盡孝,長輩去世后文明節儉殯葬。只有大家樹立了文明的喪葬理念,變味的“墳地產”才能從根本上回歸理性。另外,要深挖根源,清除根本,矯正墓地消費觀念,從根本上治理“殯葬浪費”,把墓地經濟搞成“經濟墓地”。
(記者 陳偉 整理)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