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書《炮兵元帥朱瑞》 視屏截圖
在這段名為《炮兵元帥朱瑞》的視頻里,洪聲的話里雖然還帶著一些江蘇宿遷口音,但聲音鏗鏘有力,表情張力十足,連輕拿重放驚堂木的樣子,也像極了專業評書演員。
這樣的洪聲讓認識他的宿遷人吃驚,“他不是文化局的副局長嗎?”有人在視頻下面留言。
不錯,說書人洪聲確實曾經是宿遷市文廣新局副局長,但在了解到宿遷人朱瑞—這位“解放軍炮兵之父”的事跡之后,他決定辭去職務,調到當地政協,用“說書,寫劇本,拍電影”的方式宣傳這位宿遷出生的英雄。
現代快報記者 楊亦文
朱瑞(1905年-1948年10月1日),又名敦仲,中國江蘇宿遷人,中國共產黨高級將領,被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之父。朱瑞于1920年秋入徐州培心中學就讀,1922年6月因發動罷課,抗議校方毒打學生而被開除,其后轉入南京鐘英中學學習。1924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并入廣東大學學習。1945年4月,朱參加了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后,朱主動提出要負責炮兵建設,任延安炮兵學校代理校長。抗戰勝利后,朱率炮校遷往東北,任東北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員兼炮兵學校校長,建立了一支獨立建制的炮兵部隊,在第二次國共內戰中立下戰功。1948年10月1日,在遼沈戰役解放義縣的戰斗中犧牲,時年43歲。
發現朱瑞
洪聲今年50歲,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一點兒都不安分。
他是土生土長的宿遷人,出身干部家庭,1980年畢業后,在江蘇玻璃廠工作,干過技術工人,也在玻璃上作過畫。后來,他被調到宿遷中學教書,又被調到當地教育局搞教研。
教育系統干了一段時間,洪聲考取公務員進了人事局,由于能說會寫,又被調到了當地組織部,在這個部門,他從研究室辦事員一直做到副處級調研員。2002年,他還響應當時宿遷市委的離崗創業號召,到北京一家文化公司做圖書編輯,期間,他還寫了一本小說。
在組織部干久了,洪聲又待不下去了,他最初的想法是到電視臺做欄目制片人,發掘宿遷的歷史文化。“我在宿遷長大,了解宿遷的歷史文化,知道這里曾經出現過很多為國家為民族做出杰出貢獻的名人,我一直想好好地研究研究宿遷的這些歷史名人,告慰先人,激勵后人!”洪聲對領導說。
當時的洪聲已經是副處級干部,當地領導認為放他走不合適,卻又拗不過他,干脆大筆一揮,讓他到宿遷市文廣新局做副局長。
這個崗位讓洪聲如魚得水—他分管文化藝術,接觸到了更多相關資料,這些資料中,有的關于項羽,有的關于抗倭名將楊泗洪,也有的關于朱瑞。
在宿遷的馬陵公園內,有一塊朱瑞的紀念碑,宿遷人都知道當地有這一號人物,卻知之不詳。
幾經輾轉,洪聲漸漸了解到朱瑞的事跡—這位老鄉出生于宿遷市宿城區龍河鎮,文武雙全,曾任延安炮兵學校代理校長、東北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兼炮兵學校校長,被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之父,1948年10月1日,朱瑞在遼沈戰役,解放義縣的戰斗中不幸觸雷犧牲。朱瑞是解放戰爭期間我軍在戰場上犧牲的最高級別將領。
奔波萬里寫劇本
為了收集有關朱瑞的詳細資料,從2009年開始,洪聲自費到北京、東北、山東等朱瑞生前戰斗、工作過的地方,查閱有關朱瑞的各種書籍報刊資料,采訪當地史志辦的工作人員。
在哈爾濱、在遼寧義縣、錦州都有朱瑞的墓園、雕像,每年有無數人前來祭掃瞻仰這位為新中國的解放事業獻出生命的英雄。
“了解越多,我越覺得朱瑞這個人了不起。他受過良好的教育,上過大學,到蘇聯炮兵學院系統學習過,策劃過寧都暴動,擔任過山東黨政軍一把手,開創了當時國內最大的抗日民主根據地。他擔任過中央軍委副總參謀長,后自己主動辭職創辦我軍第一所炮校。正是在他的指揮下,我軍攻打遼寧的義縣,揭開了遼沈戰役的序幕,為全中國的解放奠定了基礎……但因為他犧牲得早,后代又很低調,歷史上對他提得并不多,很多人包括我們很多宿遷人對他都不太了解,所以我決定為他寫一個電影劇本!”洪聲說。
2011年開始,洪聲開始創作這個劇本,劇本被定名為《炮兵元帥朱瑞》,講述從朱瑞自愿擔任炮校校長開始,白手起家創建炮兵部隊的傳奇經歷。
洪聲介紹說:“與石光榮、李云龍的形象不同,朱瑞將軍是一位儒雅帥氣、風度翩翩、留蘇歸來、智勇雙全、義薄云天的我軍高級將領。如果沒有他和他的戰友們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以勇敢和智慧迅速創建起一支以絕對優勢壓倒敵人火力的炮兵部隊,全國解放的腳步將更加艱難曲折。我軍的勝利將付出更加沉重的代價……”
2011年上半年,洪聲就完成了電影劇本的創作,同時還完成了32集電視連續劇劇本的創作,并獲得了朱瑞將軍女兒朱淮北女士的授權和相關部門的拍攝許可。
洪聲表示,《炮兵元帥朱瑞》將是我國第一部展示我軍炮兵成長的電影,劇本中有很多炮戰的大場面,但考慮到拍攝資金,他后來刪掉了不少大場面。“我最初計劃的拍攝資金在1200萬元左右,后來考慮到拍攝資金不好籌集,刪掉了不少大場面、減少了一些人物的出現。現在估計整個拍攝資金在800萬元左右。”
“我一直在尋找有實力的公司投資拍攝這部電影,期間也有一些公司表示愿意出一兩百萬來拍電影,但我沒有同意,錢少的話勢必影響拍攝的質量,我寧愿不拍也不能把朱瑞電影弄得粗制濫造的!”洪聲說, “他是中國解放軍炮兵之父,電影的質量必須對得起他!”
賀歲評書講朱瑞
由于一直找不到投資方,《炮兵元帥朱瑞》的電影劇本就一直壓在了洪聲的手里。
2013年8月初,在一次上網的時候,洪聲突然想到,現在網絡視頻這么流行,何不自己制作視頻來宣傳朱瑞呢?一番思考之后,洪聲決定采用評書的形式。一來這種形式簡單,投資比較少;二來評書只需要一個人說,不需要找更多的人。
說干就干,洪聲從網上找單田芳說評書的視頻一邊看一邊學習。為了更像那么回事,洪聲花600塊錢從網上買了四件色彩光鮮亮麗的唐裝,還買了醒木、扇子等說評書必備的道具。
通過朋友介紹,洪聲找到了一間廢棄了很長時間的攝影棚,“里邊到處都是灰塵,堆了好多雜物,利用下班的時間,我打掃了半天才稍微像點樣子。”洪聲說。
攝像師也是朋友介紹的,平時還要上班,只能周末或下班的時候才能來拍。
“我要把影視劇本改變成口語化的評書,自己先練一下,然后才能正式拍攝。”洪聲說,他在整個評書的拍攝中遇到了很多曲折。“說話打頓、表情不對、動作不到位都要重拍,由于密閉性不好,拍攝的時候外面還會傳來轎車的喇叭聲、嘈雜聲,這些都要重拍。”
洪聲的計劃中,每集評書20分鐘,可每次拍攝,怎么也得一個多小時。
時值酷暑,加上攝影棚里燈光閃爍,每次拍攝完成,洪聲的眼前總是一片雪白,金光閃爍。
這部評書被分為3個部分,分別是第一部分“求知求索”,第二部分“大智大勇”,第三部分“至功至偉”,每部分20集共60集,目前,已經拍攝完成了第一部分20集,并已經登陸國內的一些視頻網站。
“目前已經投入了兩萬多元,都是問我老婆借的。這些錢主要就花在了后期制作上,很費事,不僅要剪要編,而且字幕要一個一個打,更重要的是后面的背景要像,把我搜集到的珍貴照片資料一張張往上貼。”洪聲苦笑著說。
不過辛苦歸辛苦,洪聲依然樂此不疲,“朱瑞于黨于國于軍于人民都做了那么多豐功偉績的事情,同為宿遷人,我覺得自己有義務把他的事跡告訴大家,把他宣傳好,讓大家知道他,記住他!”
雖然剛剛上傳沒幾天,但這部評書的反響還不錯,有網友贊嘆“精彩,過癮,贊!” 也有宿遷當地網友表示這部評書“弘揚宿遷紅色歷史,彰顯西楚大愛精神!”甚至還有的網友建議,“拍一部關于朱瑞將軍的電視劇就更好了!”
看到這些評價,轉行說書的前局長心里滿滿的。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