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整合新聞媒體資源,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以黨報黨刊、電臺、電視臺為主體的傳統媒體,作為黨的重要思想輿論陣地,必須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快與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切實增強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和輿論引導能力,在互聯網上特別是新興媒體領域牢牢掌握話語權,發揮好中流砥柱、定海神針的作用。
????????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
????????發展刻不容緩
????????現在,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特別是年輕一代獲取信息和娛樂的主要渠道,手機等移動終端已經成為上網的主要載體,“智能終端是人感官的延伸,移動互聯網才是真正的互聯網”越來越成為共識。截至2013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18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5億。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新興媒體的裂變式發展,不僅極大改變了新聞傳播和新聞生產方式,也從根本上改變了媒體格局和輿論生態。加快推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極端重要、迫在眉睫。
????????融合發展是增強傳統媒體輿論引導能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時代要求。在開放社會和信息時代,新聞媒體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內容,輿論引導能力是國家治理能力的重要體現。網絡等新興媒體具有信息發布、輿論傳播、社會動員等多種功能,駕馭和運用到位、引導到位,才能發揮正效應,降低社會治理成本。傳統媒體必須適應新興媒體碎片化、個性化、分眾化的特點,加快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占領新興輿論陣地,以鞏固紅色地帶、影響灰色地帶、改造黑色地帶。在服務群眾、滿足群眾中引領群眾,在報道社會主流、關注社會熱點中引領社會輿論,在增強傳播力影響力公信力、提高輿論引導能力中,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融合發展是落實黨管媒體原則、掌握意識形態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的歷史使命。黨管媒體原則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本質要求。微博使自媒體迅猛發展、新聞即刻傳播,微信公眾賬號則改變了新聞生產方式,成為深度報道的新興載體。隨著4G技術的廣泛應用,每部手機都可能成為一個移動的電視臺,每個手機用戶都可能成為一個現場直播的記者。人在哪里,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點就應該在哪里;新的媒體形態出現在哪里,黨管媒體的原則就應該落實到哪里。傳統媒體必須加快與新興媒體的科學融合,在新的輿論格局中繼續成為名副其實的主流媒體,主導輿論議程設置,掌握話語權和主動權,成為引領網上輿論的風向標。
????????融合發展是傳統媒體轉型升級、求生存謀發展的現實選擇。面對新興媒體的沖擊和挑戰,傳統媒體的生存空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擠壓,國內個別紙媒停刊預示著傳統媒體退出已成常態。過去,面對電視媒體的沖擊,廣播媒體通過分眾化實現了轉型,紙媒通過增加信息、文化和思想的深度守住了陣地。今天,面對新興媒體的挑戰,僅靠轉型和堅守已經難以獨善其身。必須主動進軍新興媒體領域,借鑒新興媒體的表述方式和信息加工方式,融合新興媒體的技術優勢和傳播特點,鞏固傳統優勢,形成新的優勢,實現在全媒體背景下的發展壯大。
????????以互聯網思維推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
????????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不是簡單的此消彼長、此起彼落的關系,而是在一定條件下此長彼長、互榮共生的關系。大多數傳統媒體特別是地方媒體,對融合發展的理解還存在著一定誤區:有的把融合簡單地理解為“報道上網”和“網評見報”;有的以為建起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就是融合;有的認為融合發展的最終目的就是傳統媒體退出傳播領域。出現這些誤區的癥結在于只有互聯網意識,沒有互聯網思維。所謂互聯網思維,核心就是用戶至上、簡約極致、開放共享、迭代創新、跨界協作,通過流量的積累尋找盈利模式。要實現真正的、科學的融合,就是要在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的前提下,用互聯網的思維辦媒體、抓融合、促發展,搶占新的發展制高點。
????????樹立用戶至上思維,做強新聞主業,實現內容融合。用戶至上思維的實質是在內容為王基礎上的選擇與匹配。無論傳播形式如何變化,內容依然是最具核心競爭力的資源;無論自媒體如何開啟新的信息生成方式,傳統媒體因其權威和專業依然是新興媒體最重要的信息來源。打好權威牌,用足信息源和采訪權等方面的優勢,把群眾關心的宏觀政策、經濟走勢、百姓民生方面的信息通過移動互聯網平臺解讀到位,把突發事件和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發布到位,以權威性提升公信力、掌握話語權。打好特色牌,傳統媒體主要由中央媒體、行業媒體、地方媒體等幾大部分組成,行業性、地域性特點較為鮮明,在與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中也不可能都追求大而全,突出地域特色更能形成品牌。打好分眾牌,摒棄“我說你聽、我寫你看”的模式,強化互動性、及時性,體現分眾化、個性化,為網民量身打造貼心的信息服務和新聞套餐,實現線上線下互動,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樹立扁平管理思維,改革內部機構,實現采編流程融合。有互聯網思維的企業管理方式一定是扁平化的。沒有管理方式和內部機構設置的改革,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融合就是簡單物理堆砌的假融合,而不是產生化學反應的真融合。要建立起中央新聞廚房和集成信息處理系統,優化部門設置,實現新聞的一次采編、多次加工。設立新媒體實驗室或新媒體孵化器,引進互聯網創新創業機制,推出一批融合發展的品牌項目。改革薪酬和考核辦法,把更多的資源向融合發展傾斜。
????????樹立開放共享思維,充分利用和開發信息平臺,實現技術融合。誰掌握了新技術,誰開發出新平臺,誰就能掌握話語權。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的過程,就是運用新技術新手段提升傳播力的過程。在尚不具備獨立開發和構建新平臺實力的情況下,要善于利用現有技術平臺,倒逼傳統媒體改進創新,是目前技術融合的現實選擇。要把重點新聞網站做大做強,在互聯網技術研發和平臺打造領域殺出一條路子。
????????樹立迭代創新思維,打造全媒體領軍人物,實現隊伍融合。以人為核心的微創新和快速迭代,是互聯網新聞產品開發的典型特征。有了人才,特別是熟悉新聞業務和互聯網技術的跨界人才,就能融合出新興主流媒體。要盡快培養一支集采、編、攝、播于一體的全媒體新聞隊伍,培養和引進適應新媒體環境的管理人才、技術人才、經營人才,為融合發展提供保障。
????????推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路徑探索
????????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目前還沒有成熟的經驗和路徑,誰有勇氣、有謀略,誰就能贏得先機和主動。
????????吉林省在推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過程中,進行了積極探索。堅持整體推進,各級各類媒體正在普遍建立起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賬號,有條件的開通了移動客戶端,打造24小時不間斷的信息發布平臺,提高受眾人群和影響力。堅持先行先試,確定吉林日報社、吉林電視臺兩家媒體作為試點單位,給予資金和政策支持,扶持和指導兩家媒體全方位進行改革創新,通過融合發展創品牌、出精品、促發展。堅持突出特色,黨報重點在權威發布、深度解讀、引領思想上下功夫,電臺在服務和互動上出特色,電視臺在即時視頻播報上求實效。堅持建管結合,加強以中國吉林網為重點的新聞網站建設,創新管理方式,實現由被動管理向依法管理轉變,由網絡管理向網絡治理轉變。
????????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是一個新課題,也是一項系統工程。如何落實黨管媒體原則,處理好傳統媒體稿件審簽流程和新興媒體“信息把關人”的關系;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處理好政府扶持監管等外生動力與媒體內生動力的關系;如何把握好方向、節奏,處理好加快推進與穩妥把握的關系;如何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國際競爭,處理好硬件支撐和軟實力傳播的關系,都是需要進一步認真探索的問題。
????????主流媒體作為黨和人民的喉舌,始終與時代同進、與世界同步,必然通過與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發揮獨特優勢,凸顯核心價值,創造全新品牌,主導社會輿論,在網上網下兩個陣地,在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兩個輿論場,凝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正能量。
????????【知行論壇】
????????作者:中共吉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莊嚴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