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月29日消息(記者 光明)“海南農產品生產環節的單位利潤比重只占6%,價格大漲好處大多讓零售和批發商獲得。”我省專家林宏澤等對我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進行調查分析顯示,海南農產品價格下跌時,銷售環節會通過壓低收購價來保護自己利潤,損失幾乎全部損失由農民自己承擔。
????????零售環節利潤比重最高
????????調查顯示,海南農產品從生產到消費者,從田頭到餐桌,要經過多個環節,但由于產地和銷地的經營模式多樣,省內外價格形成的環節也有差異。以2013年1月份海南泡椒從瓊海銷往北京為例,專家們調查測算各環節成本利潤,其中生產環節成本包括種子、化肥、農藥等物質與服務費用、人工費用和土地費用,平均每斤生產成本為1.04元,每斤凈利潤為0.07元。
????????調查顯示,產地收購每斤的成本費用為0.313元,中間人按每斤0.1元加價后出售給經銷商。中間人收購泡椒后,一般由經銷商在產地批發市場交物流公司或雇傭司機運往銷地批發市場。運輸過程中發生的成本費用包括人工費用、燃油費、車輛折舊費、“過海費”等。從海南瓊海運至北京每斤成本為0.3652元。按經銷商給運輸商一趟23000元計,每斤為0.3833元,運輸商的利潤為每斤0.0181元。到這里每斤的費用增加至1.9063元。
????????根據對新發地經銷商的調查表明,海南運至北京批發過程發生的費用每斤為0.06元。經銷商再按10%-15%的利潤批發(按10%計),每斤凈利潤為0.2元。這樣每斤費用增加至2.1663元。最后到了超市零售環節。根據對北京一家超市進行調查,銷售成本平均每斤為0.665元,進價為2.16元,售價為3.62元,超市零售商每斤凈利潤0.795元。
????????產地市場提高小農戶定價權
????????根據專家們的測算可以看出,海南農產品流通各環節的成本、勞動付出與利潤分配極不相稱、極不平衡。從單位利潤比重看,運輸環節的單位利潤比重最低,花費時間、勞動、成本最多的生產環節單位利潤比重次之。零售環節的單位利潤比重最高,批發環節的單位利潤比重居第二位。從利潤率看,批發環節的利潤率最高,零售環節的利潤率居第二位。從經營風險看,收購環節的風險最小,花費的時間很短,成本也不高,但單位利潤比重高于生產環節。
????????林宏澤等建議,我省應減少流通環節,改善交易條件,加強產地市場建設。一直以來,農民對經銷商依賴度高,在市場交易中沒有討價還價的權益。農民負責種植農產品,卻喪失對農產品討價還價的權益,這違背了國家對農業的扶持政策。海南應通過產地市場建設,提高小農戶的定價話語權,提高本地種植、運銷農戶的議價權和其他權益,保護種植小農戶的權益。
?
相關鏈接:
海南省三大資金優先支持 名牌農產品實行動態管理?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